本报讯(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李志红 王玲)“去年我住院9次,花费了11万多元。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费用减免等方式,自己只负担了几千元,医疗救助帮了我大忙。”近日,凤翔县范家寨镇临阵坡村贫困户王拴彦说。
王拴彦今年57岁,前几年被查出患上了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去年,她共住院9次,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高昂的医药费无疑是天文数字。通过新农合、大病、低保及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后,自费部分还有2.2万元。按政策规定,她可以享受县上大病救助资金的补贴。按照最新的大病救助资金报销比例,她还可以再报销1.65万元。
在贫困家庭中,很多都是因病致贫。一些以前并不困难的家庭,若是一场大病下来,就负债累累了。为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凤翔县专门开展医疗救助,在医疗行业将***的政策用足用活,力争让群众少花钱或者不花钱。
为此,凤翔专门出台了《凤翔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扶贫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和《凤翔县贫困人口特殊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参合贫困户在县域内的镇卫生院住院取消300元起付线,报销比例为90%;符合分级诊疗规范的参合贫困人口,在二级及以上协议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贫困户生病住院,除过新农合、低保、大病救助报销后,自费部分可再报销30%。
另外,县上还设立一百万元的特殊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在县域内患病住院的贫困群众,享受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社会医疗救助、新农合医疗扶贫救助的基础上,若住院自付部分仍超过1万元的困难群众,可以用大病救助基金进行帮助。
目前,凤翔已实现建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救助全覆盖。该县卫计局等相关部门把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治愈一人、脱贫一户”,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尽快摆脱因病致贫的困境,重燃美好生活的希望。
新闻推荐
血池遗址 发现“畤”字陶文 印证畤文化遗存的真实存在 揭示秦“雍四畤”到汉“雍五畤”的发展变化
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航拍图记者张宇明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此前因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备受瞩目。这座秦汉时祭祀天地五帝的大型祭祀遗址究竟还蕴藏着多少秘...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