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加速园区集聚、产城融合,建成一批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和特色农业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去年以来,在全面梳理调研全市50个县域园区的基础上,该市按规定程序相应成立了27个园区管理机构,其中涉及工业的园区13个、自然保护区8个、旅游产业园区5个、综合改革实验区1个。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占全市县域园区管理机构数量的67%,正成为该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园区发展中体制不顺、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该市编办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在凤翔县、眉县实施“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全域互动、相得益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凤翔县,以该县高新区管委会为核心,将该县县域内长青工业园、西凤酒工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作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的分园区进行管理。
同时,该市以工业和旅游产业园区为产业脱贫的新支点,在移民安置点选址上,坚持靠近现有城镇、靠近园区、靠近商贸市场的原则,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到园区从事生产服务,实现就近就业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底,全市县域园区解决就业14.37万人,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3万人。同时,园区还成为推动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在太白山旅游区,明确由太白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代管眉县汤峪和营头两个镇,在园区的带动下,两镇目前已拥有宾馆23家,旅游、娱乐场所25处,从业人员1.1万余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新闻推荐
为了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有效覆盖”的质量,着力破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市工商局、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深入推行了“四融”工作法,积极引导非公党...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