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凤翔新闻 > 正文

崆峒区:春来山乡覆膜忙

来源:甘肃日报 2017-03-25 10:11   https://www.yybnet.net/

崆峒区:春来山乡覆膜忙

本报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张海民

三月的崆峒区,乍暖还寒,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雪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近日,记者跃上南北二塬,一路行进,在层层梯田里,在宽阔塬面上,一条条白色的地膜如玉带缠绕在沟壑峁梁,闪着粼粼波光,给沉寂的土地穿上春日的盛装。

“机械覆膜就是快。”白庙乡柴寺村农民张治文正紧跟在拖拉机后面覆土。五六个来回跑下来,他的脑门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张治文今年打算种8亩全膜玉米,可家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个劳动力,两人合计后决定花钱雇台覆膜机。

“要说我们动手也不晚,可还是落在别人后面,主要是拖拉机不好找。”张治文解释道。村里有3台大型拖拉机和8台中型拖拉机,家家生意都格外好,“预约”较晚的张治文只能排队等机手。村党支部书记锁文虎告诉记者:“柴寺村是今年乡里规划的旱作农业示范点,春季要完成3000亩顶凌覆膜任务。今年现代化机械可帮了大忙了,我们9天就完成了任务。”

为了帮助引导更多群众通过发展旱作农业增收致富,崆峒区采取“每亩地补助2公斤地膜”的方式,激励群众扩大全膜玉米种植面积。据悉,崆峒区今年春季旱作农业推广任务9万亩,计划建成万亩示范点2个,千亩示范点5个。目前,推广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已完成顶凌覆膜2.74万亩。

近年来,受市场影响,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一些农民认为种玉米已经没有多少“钱”途,可锁文虎却不这样认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玉米价格下降3毛钱,按照亩产1800斤来算,一亩地收入的确比以前减少了400多元,但是用玉米作饲料养牛,效益就会翻番。

在养牛大户张治广家中,锁文虎指着一头牛犊说:“这是去年冬季产的,现在可以卖到5000元。一头牛吃1公斤玉米可以产生2公斤的经济效益。”

“我买的250拖拉机,国家补贴了1万多元,平时保养维护也有人‘支招\’,根本不用发愁。”农机手锁虎虎笑着说。据介绍,为了保障全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崆峒区农技中心下派38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服务,为春耕“保驾护航”。

锁虎虎家种了20亩玉米,养了14头牛,他家产的玉米全部用来养牛,按照母牛每年生产一头牛犊,年底出栏算,年收入也稳定在七八万元。

种全膜玉米为养殖肉牛提供了充足的草料,牲畜粪便变身有机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崆峒农民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之路。“种植+养殖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模式,不仅拉长了产业链,也鼓足了群众钱袋子。”白庙乡副乡长禹凤翔说。

新闻推荐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发布 凤翔雍山血池遗址得票第一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佳)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9日揭晓。陕西省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获得179票,位居第一。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位于凤翔县柳林镇半坡铺血池村以东至沟...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血池”密档2017-03-20 06:04
评论:(崆峒区:春来山乡覆膜忙)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