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盾)修复整治“承载着许多人成长记忆的关中涝池”,已成为陕西省科学系统治水、加快实施“关中留水”的当务之急。7月5日,全省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与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宝鸡召开,记者获悉,随着全省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与整治工作的全面启动,“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投入22亿元,修复整治涝池9070座。
据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建有一到两处涝池。涝池,不仅是关中地区农村不可或缺的湿地,也是干旱缺水地区一道靓丽景观。但是,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涝池人畜用水功能逐步消失,涝池数量不仅在锐减,管护问题也日益严重。有的地方涝池被农村生活垃圾所填埋,有的涝池成为直排生活污水的臭水坑。留存下来的涝池,不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还成为农村的“伤疤”。雨水和生活污水出路问题,既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也致使农村水生态、水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大力恢复和整治农村涝池,迫在眉睫。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投入22亿元,修复整治涝池9070座,其中防洪排涝型涝池2470处,人文景观型涝池2861处,蓄水灌溉型涝池2320处,水系联通型涝池1018处,生态湿地型涝池401处,新增蓄水容积2120万立方米。
会议要求,各地涝池建设必须遵循“能恢复蓄水排涝,能修复自然生态,能联通区域水系,能惠及民生需求,能传承历史人文,能持续安全管护的涝池、塘坝先行先试,公共基本设施补助测算,工程非工程措施结合,水域岸线接近自然,当地资源充分利用”的总体思路。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关中水系联调联通联控建设相结合。
会议期间,各地代表实地观摩了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涝池岸村,陈仓区慕仪镇慕仪村、第四村,凤翔县南指挥镇白家凹村等4个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示范工程。
新闻推荐
选择职业教育 成就精彩人生 陕西省2015年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宝鸡摘54金54名学生获高职院校免试入学资格
眉县职教中心汽修专业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聚焦宝鸡职业教育发展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发挥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作用,宝鸡市历来重视各级技能大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