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车喜韵 李龙飞 王国星
“快进来,快进来,才想给你打电话呢,没想到你就来了。上次血压药调换后,我自己感觉还不错。”当记者跟随全科医生和护士走进宝鸡市金台区昌荣社区黄女士家中时,受到了这样的礼遇。随着家庭签约服务的不断推进,宝鸡群众就医习惯正发生着改变,身体感觉不适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
2015年4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来宝鸡调研时指出,宝鸡市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的做法,给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2014年9月起,宝鸡市试点分级诊疗,提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疑难病、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确诊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从而构建起“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为了解决“基层接不住”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促进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宝鸡市卫计部门开始试行组建“医联体”,以大带小促发展。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勇做“吃螃蟹”第一人:托管陕西昌荣棉纺公司职工医院,投入2000多万元将其改造代家湾分院;整合宝鸡石油机械厂职工医院,累计投入上亿元,建成现代化儿童医院,终结了宝鸡无儿童医院的历史;投入5000万元,在原址上改建妇产医院;累计投资6000万元,延伸领办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打造出拥有“3个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体核心集团,内部按照“组一个班子、管六个摊子、用一把尺子、唱一个调子、瞄一个靶子、上一个台子”的“六子”方式进行管理,6家医疗机构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同时,集团与凤翔县妇幼保健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长期派驻业务骨干任该院业务副院长,分批派驻由34名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把技术、制度、作风“带着泥土移栽”到县医院,从运行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全力帮扶。
医联体的成立,起到了给大医院减压,给小医院“补血”的作用。如此一来,优质医疗技术下去了,许多病人也就不用往宝鸡市跑了。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吴雅利说:“对病人来说,在县医院就能接受到三甲医院高水平的治疗,同样的治疗水平,同样的医疗服务,但是费用却按县级医院标准结算,患者自己所掏的费用自然少很多。”
如今,宝鸡分级诊疗体系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以市级5所三级医院为核心,组建5个医联体,辐射34个二级医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个乡镇卫生院和甘肃天水、平凉等毗邻地区的13个医疗机构。
据统计,全市目前基层首诊率达66%,有9个县参合农民县域内诊治平均达85%以上。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通过分级诊疗,共转诊患者3.44万人次,其中下转3738次,三级医院门诊量较上年同期下降7.9%,镇卫生院住院人次较上年提高8.46%,患者流向更趋合理。办一次住院手续就能在县市两级医院无障碍入住,整个过程不需要自己操任何心。
“2020年,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个签约家庭医生。”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宝鸡市医改办副主任万正斌信心满满:“这个目标对宝鸡来说一点问题没有,肯定能实现!”
新闻推荐
宝鸡降下的冰雹有玻璃弹球大小华商报宝鸡讯(记者周金柱宋秉琴)2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宝鸡陈仓区、高新区、凤翔县等地狂风大作,继而大雨、冰雹肆虐20多分钟。甚至比碗口粗的大树被吹倒,刚好砸伤骑摩托...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