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三亮三比三评”为载体,树立了党员形象,改进了党员作风。
焦宝生 尚维杰 牛恩
宝鸡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三亮三比三评”为载体,通过“亮党员身份、亮岗位职责、亮服务承诺,比工作能力、比工作作风、比工作业绩,评信念信仰、评责任担当、评遵纪守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和比拼争先意识,将学习教育焕发出的精气神,转化为追赶超越的新动力,使党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宝鸡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三亮”强意识 亮出党员真本色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是灯就要闪亮,是旗就要招展,作为共产党员,只有在工作生活中亮出身份、亮出岗位职责、亮出服务承诺,做到光明正大、无私奉献,才能真正称得上合格、算得上先锋。亮党员身份。宝鸡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和社区党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党徽,农村党员在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社会活动时佩戴党徽,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信息公示栏,亮明党员身份。亮岗位职责。规范和明确党员干部岗位职责,并通过在醒目位置悬挂、放置或佩带工作职责牌、证等形式,将党员干部个人岗位职责明确向服务对象和干部群众公示告知,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亮服务承诺。党员干部个人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围绕模范带头、服务群众、创先争优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并利用信息公开栏、电子屏幕、工作网站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和服务对象公布承诺事项。
一枚枚耀眼的党徽,就好比一面无形的镜子,折射出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更是一座无声的警钟,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年“三夏”期间,在岐山县禁烧第一线,县、镇、村巡查人员佩戴党徽开展工作,让群众眼前一亮。青化镇一位村民骑电动三轮车运送小麦时,因电动三轮车发生机械故障不慎摔伤。禁烧巡查人员第一时间急救送医,使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事后,村民感动地说:“我不知道这几位恩人叫什么名字,具体在哪工作,但我看到了他们胸前的党徽!”
佩戴党徽轻而易举,作风转变却非一朝一夕。麟游县委组织部长张欣表示:“佩戴党徽亮出身份不仅‘亮\’出了党员的风采,‘亮\’出了党员的责任,而且还是一种荣誉和激励,更是一种警醒和鞭策。鲜红的党徽戴在胸前,就要时时刻刻将党员的责任铭记在心中,处处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党徽添光彩。”面对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凤翔县柳林镇索落树村大棚樱桃产业发展带头人巨斌文这样说道:“戴上党徽后,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党员身份,谨记自己的使命,把共产党员的承诺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帮扶贫困群众中去,不能只顾着自己致富,如果身边的父老乡亲没有富起来,那也是给党徽抹了黑。”以党员佩戴党徽为标志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使宝鸡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了抓手和载体,也将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常态化,从而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充分激发党党员队伍活力。
“三比”促担当 比出实干新业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力素质是否过硬?工作作风是否扎实认真?工作业绩是否经得起检验?“三比”正是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比工作能力。就是要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强化党员意识、担当意
识、干事意识,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比拼争先、发挥作用。比工作作风。主要是围绕“务实、为民、清廉”,评树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事者,调整一批在其位不作为的混事者,查纠一批不尽责、乱作为的误事者,激励党员转变作风、无私奉献。比工作业绩。开展岗位服务明星、服务标兵、星级窗口、优秀党员、优秀支部评选活动,横向比较党员个人的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纵向比较基层
党组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成效,让先进的有光荣感,一般的有紧迫感,后进的有危机感,激发广大党员谋事创业、担当实干。
汪树萍是凤县河口镇河口村支部书记助理,她的家乡是凤县有名的苹果基地—— 河口镇下坝村,全村共栽植苹果1400 余亩,每年为村民带来人均纯收入5000 多元,近年来,面对家乡苹果销路不畅、价格不高的问题,她认真调研思考如何让家乡苹果创出品牌、打出市场、增加利润,牵头发起了“苹安中国红,果然家乡味”众筹项目,帮助贫困户种植户开展网络众筹,利用网络销售平台,打造私人订制产品,发展贴字礼品苹果,将大山里的优质苹果远销全国各地,她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党员的责任使命致力于家乡的发展,带领乡亲致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发出了宝鸡市党员的干事激情,比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比出了一心一意谋事发展的动力和决心,形成了相互比较、互帮互带、发挥作用、争当先锋的喜人局面。
如何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深化,还得从作风建设入手,只有实实在在地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才会有压力、干事才会有动力。“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有效解决了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的问题,形成了“先进有活力、中间有动力、后进有压力”的争创氛围,调动了广大党员在基层第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评”增压力 评出整改新方向
“干部作风实不实,群众说了才算数”。只有让广大党员时刻铭记身份和职责,坚定理想和信念,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人民群众才会满意,广大市民才会点赞,否则那都等于零。“三评”让党员干部祛除了私心杂念,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规范,提高了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评信念信仰。对照党员标准,评议党员个人是否信念坚定、政治清醒、自觉向中央基准看齐,有没有信念缺失、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热衷封建迷信活动等问题。评责任担当。对照先锋模范,评议党员个人是否能够以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没有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消极懈怠,守摊子、不想为、不会为、不作为等问题。评遵纪守规。对照《准则》、《条例》和单位规章制度,评议党员个人能否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各项条例规定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到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尊崇党章、遵守党章,有没有不守纪律规矩、组织生活不规范及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违反道德规范等问题。
宝鸡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突出问题查改,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方面的新变化。截至目前,宝鸡市共查处并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件19人,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05件131人,对12起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在脱贫攻坚建档立卡工作中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4个县27名镇村干部,分别给予党内警告、行政处分,起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效应。对100多个软弱涣散村选派300多名干部,进行为期5个月的集中整顿,使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目前,宝鸡市共查摆各类问题34060余个,已整改到位22330个。扶风县围绕“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创新务实,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开展讨论;金台区增加“四去”(去私、去混、去慢、去粗)专题讨论,找准了当前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点。凤翔县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问题,扎实开展“找组织、亮身份”活动,找回失联党员17名;市委政法委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不严等问题,开展执法检查2次,对5件执法不规范问题现场督办解决;市检察院组织开展宝鸡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暨业务能手竞赛,纠正工作中的“慵、懒、散、拖”等现象。市住建局对5个片区、36个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室外环境等进行了集中改造,受益群众1.1万户;省农村信用社宝鸡办事处为金台区硖石镇大柳树村90户群众扶贫授信24.5万元,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燃眉之急;陈仓区收集企业反映各类问题136个,解决102个,帮办、代办、陪办151件。广泛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市委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6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9名,先进基层党组织48个,开展“我们身边的好党员、我们身边的先锋党组织”评选活动,为广大党员树立做合格党员的标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学促做,学做结合,确保学得深入、做得扎实,宝鸡市党员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内的比学赶超,展示出了各自的风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宝鸡市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凝聚起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宝鸡市上下“学”字当头、“做”在实处、“改”出劲头,宝鸡市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宝鸡吉利汽车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吉利集团在全球建设的15个生产基地中工艺水平最先进的一个和在西北地区部署的唯一一个发动机项目,一期投资45亿元,规划年产值约54亿元,利税7.5亿元以上,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成,设备已经全部进厂,正在调试安装,即将投产达效。今年1-5月,宝鸡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2.14亿元,增速19.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91亿元,增速4.7%,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如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已在宝鸡这座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城市蔚然成风,正在转化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的强大动力,正在谱写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美好答卷。
新闻推荐
本报宝鸡讯(记者孙元华)躲藏逃避两天两夜之后,凤翔县田家庄镇申都村四组的“1·12”爆炸事件嫌疑人、爆竹黑作坊经营者蒲笃娃,14日下午在岐山县蔡家坡镇被警方抓获。目前,蒲笃娃夫妇均被警方刑拘。...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