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永平(中)与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的学生在一起鲜永平 供图
凤翔县紫荆中学教师鲜永平,在他4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选择去西藏支教,高原反应也没有让他退缩。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同为教师的妻子,也报名参加了西藏支教事业。鲜永平说,他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挑战自己,把全部知识传播给学生,传播在西藏这片热土上。
每天起来鼻腔都是血块 他说“已做好吃苦的准备”
昨日,华商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千里之外的凤翔县紫荆中学教师鲜永平。他告诉华商报记者,4月15日已经到达拉萨市的阿里地区高级中学,由于初次来到高原地区,学校先安排他在总务处工作,待熟悉环境后再安排教学工作。
在西藏,挑战鲜永平的不仅是全新的环境,更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刚到拉萨,鲜永平就出现了缺氧、头疼、头晕、恶心等高原反应,虽然已经待了10多天,高原反应的症状也慢慢缓解,但因天气太干燥,鲜永平每天早上起来,鼻腔内都是血块。
“我出生于农村,也一直从事农村的教育事业,来支教前,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鲜永平说,即使再苦也要扛下去。
鲜永平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妻子和兄弟都是老师。鲜永平从小受父亲影响,立志要当一名老师,目前已经从事教育工作26年。离开凤翔县前往西藏时,父亲对他说,老师最大的幸福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兄弟姐妹也很支持他,纷纷表示,老人身体还硬朗,以后家里有什么事,他们会全力照顾。
吃苦精神感动妻子 主动报名一同支教
据了解,陕西省从全省高级中学选派20名教师,集中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高级中学进行支教3年,鲜永平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他是目前宝鸡市“组团式”前往阿里地区支教先期首名到岗的教师,其他教师预计9月到岗。
在十余天的支教生活里,鲜永平主动与藏族学生交流。学生吃饭时,鲜永平就不停地在食堂来回查看,看饭菜合不合学生胃口,能不能吃饱。等所有学生吃完饭后,鲜永平才安心下来,自己再吃饭。
“某天,爱人说西藏的孩子很可爱、善良,但就是缺老师,教学工作开展比较吃力。”鲜永平的爱人,凤翔县西街中学语文教师兰碧云说,丈夫在西藏克服种种困难的这种精神感动了自己,尤其得知那里很缺老师,就更加坚定了她前往西藏支教的想法。
“我会把全部知识教授给藏区的孩子,把国家对藏区孩子这片关心,传播在这片热土上!”鲜永平说,每当看到藏区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心中就充满澎湃之情,自己一定会用心把这些孩子教育好。
据了解,鲜永平、兰碧云夫妻参加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是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华商报记者 丁瑜
新闻推荐
凤翔县领导看望救人英雄石建斌(中)华商报讯(记者丁瑜通讯员李志红)“看到有孩子落水,自己什么都没有想,赶紧跳入渠水中。”6月13日,凤翔青年石建斌回想当时救人的场景,称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