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观看本报关于靳晓东救人报道
“晓东这娃腼腆、不爱说话,但是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得还不赖,无论小时候生活过的南疆还是在宝鸡的故乡,待人和善的晓东身边总会有很多朋友。”这是靳晓东叔父们对他的整体评价。
邻里
教育自家孩子向晓东学习
22日正值传统元宵佳节,本报记者携元宵前往宝鸡市凤翔县横水镇玉祥村探望靳晓东一家。车刚开到村口,听闻有人打听靳晓东,村民们便纷纷热情指路。有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人都已经通过相关媒体了解了晓东救人的事情,他表示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很让人感动,以后也会教育自己的娃娃向晓东学习。
和晓东家同村的王阿姨告诉记者,晓东这孩子虽然不常回家,但是只要晓东回家,赶上村里红白喜事,晓东都跑得很勤快。
父母
愿为晓东掏钱买新手机
采访当天,靳晓东因为去市里找工作不在家。记者问及宝鸡众企业希望帮晓东找工作的相关事宜时,晓东父亲表示:年轻人嘛,我们做家长的还是希望他自己出去闯一闯。十分感谢热心企业的援手相助,晓东还年轻,我们相信他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这次救人过程中,靳父得知晓东因救人使手机进水失灵后,立即同意为晓东“拨款”重购新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晓东的父亲常常借用毛主席的这句话教育子女,他希望孩子们都能实实在在做一个好人。关于靳晓东救人这一事件,晓东的父亲对儿子表示支持。假设下次再遇到这种危急时刻,靳父依然愿意鼓励儿子去帮助别人。
初心不改
晓东自幼善良热情
靳晓东从6岁开始就跟随做生意的父母在新疆辗转,直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才回到宝鸡,在母亲的记忆里,他一直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开了家小饭馆,晓东每天都会带六七个同学一起回来家里吃饭。问及原因,晓东说自己带的这些同学大都父母离异家境贫寒,他们都好可怜,自己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些同学如此受苦。
“晓东这娃从小就这样,凡事都先为别人考虑。为这我还跟他生过好几次气,但事后他依旧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一样上心。”靳晓东的母亲告诉记者,儿子自幼朋友很多,他热情、善良,大家都很喜欢他。
本报记者董毅实习生张媛
新闻推荐
本报宝鸡讯(唐晓妮记者程风)一张课桌、一张床、一名考生、两位监考教师……6月7日,记者通过宝鸡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看到了一名特殊考生参加高考的一幕。据宝鸡市考试管理中心工作...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