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李志红 冯洁
凤翔县以最美乡村建设统揽农村各项工作,持续加力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等“五化”,提升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规范管理长久美等“五美”,“美丽凤翔”的环境名片越擦越亮。
上下联动 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整治城乡环境、建设最美乡村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这一认识,凤翔县确立了“高端发力、顶层设计,城乡互动、企地联手,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实行最美乡村建设包抓责任制和项目化管理,指导42个重点村围绕“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定项目137项,“五化”建设全域实施、点面结合、稳步推进。
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村组调研指导,主管部门、乡镇干部吃住在村上,广大农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美化、净化环境为重点,实行党员干部包户、包片责任制,并带头走上街头,清运积存垃圾,栽花种草。农村家家户户动手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全县创建新农村五星村32个,四星村79个;3个镇入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强镇”,13个村跻身全市“百强村”行列;4个村被评为全市争先进位先进村;全县共栽植绿化苗木105万株,绿化街巷道路144.7公里,硬化村组道路33公里,粉刷涂白墙体1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60盏。
倡导新风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几年时间,凤翔的乡村变了,村落整齐划一,花园美观别致,村容卫生整洁,河湖碧波荡漾,街巷庭院绿草如茵。每到晚上,劳累一天的村民们在广场休闲散步,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走进凤翔县陈村镇王堡村,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绿树成荫,自来水、水冲厕、太阳能、有线电视,电脑已基本普及,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的生活气息。
在与王堡村相隔不远的庞家务村,整齐有序的村道两侧花团锦簇。村委会办公场所、农家书屋、篮球场地、休闲健身广场等一应俱全。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全县各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苹果、设施蔬菜和养殖产业。目前,全县新栽苹果1.6万亩,新建高标准苹果示范园4000亩;3.1万亩设施蔬菜进入盛产期,亩均收入近1.5万元。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88个,从业人员1.04万人,创销售收入7.16亿元。
“加快新农村建设,让每一个凤翔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凤翔县委书记王建民这样阐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
建管并重 确保环境整洁优美
凤翔县在环境整治中坚持建管并重,使农村环境整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破除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各镇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镇、村领导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镇、村成立了专(兼)职的卫生保洁队,做到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
县上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探索了一套包含“监督暗访、流动连评、以奖代补、行政问责”等内容的长效机制。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出现的“回潮反弹”现象,也把该项行动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外化为长期的主动参与。
凤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变了“脏乱差”,建设了“美亮净”,改善了“吃住行”,提升了“精气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贵民通讯员王瑾)记者日前从宝鸡市检察院获悉,2015年,宝鸡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查办各类职务犯罪,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65件177人,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