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大院位于凤翔县县城城关镇通文巷,是明末清初一周姓商户人家的宅院。现保存面积约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39平方米,共15座房屋,是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该民居于2008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由县国资局将其划归县博物馆管理,并成立周氏民居文管所。
周家大院原由东、中、西三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因多年来被拆除、占用,现仅存中院和西院。该建筑工艺精湛,砖雕精美,造型意趣,风格独特,特别是各类花卉鸟兽、人物故事、文字等雕琢精美,堪称一绝。其建筑渗透了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周氏家族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是陕西省境内为数不多,建筑时间较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之一,堪称关中民居的典范。
周家是明清时期凤翔城资本比较雄厚的富家名门。但大家看到大门并不大,这恰恰体现了内敛不露的处世观念。门前和门楣上的石雕,有“勤俭恭恕”、“安乐延年宜子孙”、“清廉一品”等字样,以及“松鹤延年”、“五福捧寿”、“六合同春”、“花开富贵”、“凤凰戏牡丹”(门楣内)等图案文字,寓意主人勤俭持家的信条和寄托子孙平安幸福的愿望。
周家大院原由东、中、西三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大院北段四分之三面积被国家单位占用,建筑相继被拆毁,现存中、西两院,面积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平方米,中院建筑8座,西院建筑7座,共15座,均为砖木结构。周家大院建筑形式有五檩重檐、退壁、穿廊,刻绘雕塑内容有人物故事、花卉鸟兽。雕工精细,构思微妙,线条流畅,生动形象。大院虽说现在仅存四分之一,但仍以其古朴的建筑形式、完整的结构,严谨的布局、典雅的风格而驰名关中。周宅与民俗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观众身临其境体味凤翔民俗文化。
华商报记者 丁瑜/文 谈永锋 刘文洲/图
新闻推荐
网曝镇政府建“豪华”办公楼 旁边还配有大型广场凤翔县范家寨镇镇长:办公楼系灾后重建项目 手续完备
网友反映的凤翔县范家寨镇镇政府“豪华”办公楼华商报记者丁瑜摄华商报讯(记者丁瑜通讯员吴茜)近日,有网友在华商论坛反映,“凤翔县范家寨镇耗资400多万元,捆绑国家项目基金,将豪华办公楼建在了基...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