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23日,听说村里新建成的孔雀养殖基地迎来了第一批50只孔雀(见上图),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的村民们纷纷前来观看。
草凉驿村是凤县文化广电局的扶贫包抓村,全村现有305户1032人,贫困户有26户57人。凤县文化广电局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成,自今年初来到该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后,经过考察、与村民商讨,确定了该村展示古驿站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远景规划,并进行了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为了让乡村旅游更有看点,贫困群众有致富产业,经过几番考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实施孔雀养殖产业扶贫项目。
几个月来,郑成通过向局里申请和吸收企业投资,筹得了启动资金,就开始着手建设孔雀养殖基地,经过平整土地、修建圈舍、完善设施等步骤,于12月23日首批引进孔雀50只。
当日,看到进入养殖基地内的孔雀,贫困户孟小红问郑成:“这么漂亮的孔雀,一定很娇贵吧,我们能养活吗?”“只要把圈舍打扫干净,每天喂一次食就行了,而且每只孔雀每天的食料大概只需要5毛钱,这个产业可以说是零风险。”面对其他村民的问题,村支书魏龙利说:“一般情况下,孔雀养殖半年就可以出售,价格每只在800元左右;孔雀蛋营养价值高,每枚可以卖六七十元,每只母孔雀一年可以产蛋20到30枚,孔雀羽毛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销售。”
据了解,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能从中受益,该村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先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统一养殖,雇佣贫困群众日常照管,贫困群众还可在基地学习养殖技术,待产业发展稳定后,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贫困户和村民可以入股或免费认领种苗养殖,由基地统一销售,产生的收益按比例进行分红。(刘涛)
新闻推荐
“三九冬,西北风”,北方的寒冬,没有一两件暖和的棉衣是不行的,尤其是在没有暖气的山村地区。母亲手工缝制的花棉袄舒服、暖和...
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