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琼
“腊月二十八,麻利把 面发;腊月二十九,烧火蒸馒头。”这句话说的是宝鸡人春节前蒸馍的习俗。至今一些村庄依 然讲究蒸年馍,蒸馍这天,炊烟从农家烟囱里飘个没完,一屉屉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花馍出了锅,馍蒸得多,说明家庭人口多,人气旺。
为啥要在年前蒸馍?一是用来吃,亲友来访,把备好的馍一热,炒几个菜,一顿饭就好了,方便。二是用来观赏或祭祀,给娃娃做观赏的花馍,为去世的亲人做献馍。凤县河口镇核桃坝村一直有年前蒸馍的风俗,从腊月开始,农家主妇们就开始盘算蒸馍的事情,串门时相互讨论:“你今年蒸几笼馍呀?”“我得多蒸几笼,儿子儿媳妇带着娃都回来过年,少了不够。”“他婶,把你家
豆子借些,我想蒸点豆包子。”“我今年要蒸个献馍,我妈去世头一年,她生前最爱吃馍……”
蒸馍这天,主妇大清早就刷锅烧水,准备揉面蒸馍。一会儿,婆婆、女儿、妯娌、邻居等都来帮忙,有人剁馅儿,有人揉面,有人捏面花,在女人们说说笑笑中,一个个生面团子整齐地摆在案头。蒸完馒头蒸包子,有豆馅、肉馅、糖馅、豆腐粉条馅等。包子蒸熟了,咬一口刚出锅的糖馅儿包子,热乎乎的糖液立刻流了一手,吃的人忙不迭地舔手指头。
蒸完包子蒸献馍,这时,主妇的心情沉重起来,想起过世的父亲或母亲,思量着今年春节是他们逝世的第几年,想着想着,手底下的献馍成了形,蒸一个大些平些的馍做底座,上面捏有梅花、鱼儿和燕子等面花,出锅后,再给献馍染上色。“过年了,女儿想你们。”想着想着,主妇把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揉进了献馍里……逝者已逝,生活还要好好继续。把蒸好的馍收好,主妇拍拍手上的面粉,收拾收拾情绪,走出门,去给妯娌或者邻居帮忙蒸馍。
新闻推荐
招行宝鸡分行第五届冬季越野赛上,选手们满怀热情向前奔跑华商报讯(记者张甜甜)1月20日上午,“与招同行,将爱传递”招商银行宝鸡分行第五届冬季越野赛,在宝鸡市渭河公园生肖广场举行,邀请了800余位客户参...
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