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五河现代牧业生产车间。核心提示
去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强调皖北要发挥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舌尖融合,目标已定。《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行军和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去年底正式印发实施,成为全省最早出台的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政策。
把握国家战略赋予的重大机遇,蚌埠正瞄准“长三角”大市场,发挥优势,一场舌尖上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走向深入。
扬长补短积极施展“蚌埠作为”
6月29日,五河县小溪镇霍庄村新希望育肥场项目正在雨中加紧施工。三个月后,一座现代化的育肥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时间回溯到去年11月,五河新希望六和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宣布开工,首批布局的五河县申集镇、朱顶镇、东刘集镇等项目顺利实现开工建设。
“项目签约仅仅两个月后,投资50亿元的现代化猪场顺利在五河开工建设,开启了蚌埠市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布局生猪产业链的新征程。”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建立现代化的生猪产业体系,既是稳产保供的现实之选,也是提升蚌埠市生猪产业的关键之举。
今年,省政府宣布启动实施“158”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面向沪苏浙市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公示了首批135个创建主体名单,同时还组织24个县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蚌埠市五河新希望六和牧业有限公司、蚌埠市和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成食品集团等11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蚌山区乳业、怀远县糯稻入选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入选数量居于全省前列。
“这是安徽省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最新举措,也为蚌埠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计划科负责人历建友表示,从入选名单上,11家企业都是蚌埠市具有代表性的农企,涉及畜禽、奶业、粮油、蔬菜等众多优势主导产业。农产品资源是我们的优势,而沪苏浙地区人才、技术、资本实力雄厚,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两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紧紧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蚌埠市正积极构建生态高效农业体系,主攻长三角市场,发展深加工、提高组织化、依托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奋力把蚌埠打造成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勇认为,正在走向一体化的长三角城市群,却有着各自鲜明的城市特色。作为皖北对接长三角的窗口,蚌埠有基础,有优势,但更要善于运用这些条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落笔,做好自己的文章。
根据《实施方案》,蚌埠市以产业化和基地建设两个发展目标,将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和“12345”工程建设,打造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行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产业化方面,力争到2022年实现“十百千”的目标。“十”是每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百”是围绕“五个一批”工程,打造1个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县、1个超100亿元的园区;“千”是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6:1。
在基地建设方面,将围绕畜禽、奶业、粮油、水产、蔬菜、瓜果等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一批以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为主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到2022年,建成供应示范基地30个;供应长三角专用品牌小麦、糯稻、玉米面积分别达50万亩;蔬菜面积50万亩;供应生猪200万头;肉羊100万只;家禽5000万只;牛奶产量15万吨。甲鱼、螃蟹、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5万吨。
标准化引领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基地
标准化是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闯入长三角市场的关键。
“将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安全化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快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全力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历建友告诉记者,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基地,龙头企业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近年来,以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重点,蚌埠市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重点在项目申报、金融扶持、财政奖补方面给予经营主体倾斜,创造条件解决企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用工问题。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达26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61家;专业合作社4717家、家庭农场2894个。
产业化集聚发展的背后,正是蚌埠市深耕农产品标准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不懈努力。去年初,省农业农村厅等8部门联合确定并公布首批2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怀远石榴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五河螃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因产业基础好、知名度较高、带动力强成功入选。
围绕绿色发展思路,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区域农产品和农业品牌融合发展。目前,重点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率达94%以上,20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8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
陈台辣椒、怀远石榴、沱湖螃蟹、梅桥蔬菜……在标准化支撑下,借助现代营销手段,蚌埠市已有特色农产品走出“农门”闯市场,成为市场青睐的农业品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正在转化为带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红利。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葛春晖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有意识地扶持引导,放大地方特色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在畜禽养殖、休闲食品、特色蔬菜和休闲农业等产业方面,全市先后认定了110个名优农产品,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61个。
深加工发力加快农业经营全产业转型升级
不到五河,你也许很难想象,皖北平原还有十万亩紫花苜蓿正在开镰收割。不到固镇,你可能很难见识到,一颗玉米将在这里上演着“深度变形”的神奇之旅。不到怀远,你更不会知道一个县城如何深刻影响着全国糯稻市场走势。
“农业品种资源丰富是皖北的优势,蚌埠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两个中心’城市,更应主动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王诚在接受《农民日报》采访中指出,未来,蚌埠将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立足丰富的农产品、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及良好的区位条件,强化政策配套,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蚌埠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长三角名优农产品供应基地。
从原材料到产品进入市场,一个产业链的各环节环环相扣,连成一体,这个一体化的背后,正是深加工带来的巨大利润。
当前,蚌埠市正聚焦产业、绿色两大关键词,做大规模、做深融合,统筹资源,全方位推动现代农业更高质量发展——
聚焦“六次产业”,坚持“一县一业”,加快推进总投资36.1亿元的牛羊肉加工等十大六次产业项目,建设五河4万头奶牛养殖、怀远糯稻食品加工和固镇亿只肉鸡、百万只肉羊等六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去年,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方式,确定绩效目标、编制项目清单,统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安排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亿元。支持设立做大10亿元市农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向全市13个项目投放基金1.49亿元;
聚焦“绿色产业”,打造以固镇县亿只肉鸡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五河县现代牧业项目为样板的绿色产业链条,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固镇县,打造以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为依托的千亿级生物质产业园,实现聚乳酸和秸秆的“二次融合”;
聚焦“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本土领军企业,发挥丰原集团、中粮生化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作用,带动全市生物质产业、糯稻产业等快速发展;
聚焦“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与大型物流企业“强强联手”,打造线上销售48小时到达全国各地的物流网络。
品牌化开路深度融入“长三角”大市场
时至年终,正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年货大街如期开进上海。2019年12月底,第二十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开幕。
展台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前一晚还堆得满满的冰柜里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个包装袋躺在里面。“没想到这次能卖这么快!”安徽争华羊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争上表示,除了热销的产品外,展会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卖产品、学理念到谋合作,借助上海农交会这一大平台,企业正乘势而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利好中,谋求新发展。
在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项目推介签约活动中,安徽争华羊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涉及年销售40万只肉羊贸易及畜光互补肉羊养殖等两个项目。
“项目成功签约,既是响应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也促进了全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建设。”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副科长詹培表示,这次签约的项目均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7.8亿元。
新企业做大做强,老品牌也不甘示弱。位于淮上区的安徽卫食园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上海农交会名副其实的“老秀才”,从2004年起就参加上海农交会,目前已经连续参加了十多届。
“精耕长三角市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相关负责人侯军表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是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区域,庞大的城市群需要源源不断的绿色农产品供应。通过展会平台,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的优势,产品在长三角的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目前,卫食园已从一个单一的腌腊肉制品加工企业成长为如今集畜禽养殖、禽类机械化屠宰、中式腌腊和中式酱卤肉制品深加工、中国传统肉制品机理研究与开发、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建设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受益的农企不止这一家,借助上海农交会的大平台,“蚌”字头农产品已深入沪上千万市民生活。除了民间腊味、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白莲坡贡米等熟知的地方名品热销外,仲兴羊肉等新品牌也开始发力,成为交易会上的新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也在参加展会过程中,长见识、找差距、寻合作、闯市场、拿订单,收获满满。
二十年来,通过上海农交会的连续举办,富有蚌埠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叫得响、卖得动。如今,蚌埠市每年可以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蔬菜50万吨、粮油20万吨、生猪30万头、肉羊20万只,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市60%以上特色农产品销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市场,以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白莲坡贡米等一批具有蚌埠特色的农产品在沪苏浙有较好的声誉,肉鸡销售覆盖沪苏浙主要市场。蚌埠市每年还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上海客商的对接活动,吸引长三角企业直接进入蚌埠进行农业开发,来蚌投资项目占其农业招商项目的65%以上。
“一台展会就是一个窗口,火爆的热销场景背后,既是蚌埠农产品品牌效应的体现,也是长三角地区地缘相邻、经济相融、人文相亲的结果。”见证前后变化,多年组织参与蚌埠展团赴沪展销的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刘春丽感慨良多,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繁盛的经济活动,正将高山流水带来的地理分隔消融,加速融为一体,奏响强劲的时代旋律。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徐建光)近日,自蚌埠市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淮上区沫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专...
五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五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