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五河 > 正文

粥 忆 □李星涛

来源:蚌埠日报 2019-11-14 08:27   https://www.yybnet.net/

“粥”是会意字。“米”指米粒,“弓”为“张开”。“米”与“二弓”联合,表示把米粒从左右两边同时扯大。故而,粥的本义就是用火和水把米粒增加到最大的时候。这样解释未免有些牵强,因为从“粥”字面上根本看不出水,也看不出火。但溯本求源,考究一下“粥”字的演化过程,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了。

“粥”古同“鬻”。“鬻”字里不光有水有火,而且连熬粥的容器都有了。另外,“粥”古人还读“育”,暗含“粥”有养育人体之意。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粥易于消化吸收,肯定能滋养人。陆游的《食粥》一诗也可作为佐证:“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我老家在淮北平原上,那里管“粥”不叫“粥”,而是叫稀饭,且早晚两顿,必不可少。在我的记忆里,有三种稀饭让我至今想起,仍然禁不住唾津潜溢。一是外婆熬的米稀饭,二是母亲熬的菜稀饭,三是师范学校食堂里的煳稀饭。

五岁时,我在外婆家过了一年。那年秋天,我患了重感冒,可公社医院里的张医生非说我是打摆子。害得我吃了七八天的奎宁片,以至于嘴唇发乌,可病却依然没有好转。外婆急了,她不知从哪里借来半碗米,草锅里熬了整整一个下午,给我熬出了两海碗米稀饭。外婆叫醒熟睡的我,一勺勺地喂我。那时候,家家贫穷,一顿三餐只有芋头稀饭,根本看不见米影子,米稀饭简直就是山珍海味。我才喝了四五勺,就自己接过碗,“呼噜呼噜”地大口喝起来。白雾袅袅中,只见米稀饭雪白莹亮,却见不到一粒米粒和一丝水花。上面会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米油,香滑柔顺,热乎乎地喝入口中,滑进喉咙,下到肠胃,虚弱的身体顿时淌过一种轻柔而温暖的抚慰。两碗米稀饭下肚,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徐徐冒出汗来,便觉全身通畅,四肢也渐渐有了力量。我喝完稀饭,舔干净碗底,盖上棉被,一觉醒来,大脑一片清明,病不知何时走了。

多少年后,我问起外婆,那米稀饭到底是怎么熬的。外婆听了,脸笑成了一朵深秋的菊花,说:“那年月,一年只能喝上几次米稀饭,怎能不好吃呢?!”紧接着,外婆又说,熬米稀饭关键技巧是要掌握好水和米的比例。水放多了,米释放出汁液被稀释得太淡,香味就会顿减;水放少了,米熬的时间过短,米汁同样也不能充分释放出来。熬稀饭先要用急火把稀饭烧开,再调成文火慢煮,等到米在锅中上下翻腾,冒出好多泡泡,看不到一粒完整的米时,就可熄火了。熄火后,你会发现,稀饭里的米是不会沉下去的,全浮在表面,粒粒都像是一朵朵米兰花……依照外婆熬粥之法,我先后试过好多次,但怎也熬不出外婆给我喝的米稀饭。后来,我在袁枚《随园食单》中找到了外婆所描述的米稀饭的上乘境界:“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菜稀饭是母亲做的。主料是玉米糁儿。母亲将玉米在石磨里磨三遍,然后用粗箩筛筛,滤出的那些金亮的颗粒,就是玉米糁儿。辅料是辣菜和黄豆瓣。辣菜就长在台坡上,披头散发的,学名叫“雪里蕻”。辣菜砍下来,洗净,开水里焯一下,拧干,切半寸段,放进碓窝里,和泡胖的黄豆合捣十几下,取出,加盐末少许,拌匀,备用。

先做玉米稀饭。母亲把一锅水烧得滚开,然后把烧火棍子交给了我。她洗了手,搲来半瓢玉米糁儿。“大火!”母亲一声令下,我马上火上加柴,把水烧得开花。母亲左手斜端面瓢,右手正拿饭勺,随着左手均匀而有节奏的抖动,玉米糁儿洋洋洒洒地泻下来。玉米糁儿落入水里,刚想聚成团儿,母亲的饭勺已搅动过来,它们只好均匀地融进水里。半瓢玉米糁儿下到锅里,一个疙瘩也未形成。

锅里的开水有了玉米糁儿相助,便野心膨胀,呼呼上涨,试图漫过锅沿,夺路而走。无奈,母亲手有利器,那饭勺只需兜锅底一搅,稀饭马上就偃旗息鼓,消退了大潮。如此三番,母亲见稀饭吐出的泡泡变得稀小,这才将备用的辣菜和豆瓣均匀撒入锅里。其间,母亲的饭勺并没有停止动作,过一会儿,还满满舀起一勺,再高高扬起来,细细地倒入锅里。等到舀起的菜稀饭泛出亮光,母亲就会像司令一样命令道:“小火!”听到口令,我马上用火棍弹压一下锅底火焰,改成小火慢煮。

此时,锅里的菜稀饭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着什么悄悄话。那些泡泡也明明灭灭的,完全失去了漫出锅沿的欲望。“熄火!”,母亲又发命令。我停止加柴,锅底明火缓缓熄灭了,只剩下一堆猩红的死火。母亲才放下了饭勺,盖上锅盖,很富有成就感地将一绺头发绾到耳后,用毛巾擦了擦额上沁出的细汗。

菜稀饭稠嘟嘟的,既管饿,又解渴。菜稀饭刚盛出来,烫嘴,要冷上十几分钟,才能喝。而且还要旋转着碗,小口慢啜。因为玉米菜稀饭表面常会结上一层面皮,阻碍里面的热量散发,别看碗里没有了热气,其实稀饭里面依然热浪滚滚。我是急性子,等不得菜稀饭变凉,就拿起筷子,“吸吸溜溜”地先吃辣菜。那辣菜在开水里焯过,已经没有了青哄味儿,又附着黄豆汁的香味,吃起来,油耐耐的,清爽爽的。辣菜吃完,稀饭也凉爽可口了。我小口地咂,咂玉米糁儿的糯、甜、香。咂够了,然后一边旋转着碗,一边将稀饭喝得山响。蓝箍大海碗旋转一圈就干涸见底了。弟弟能喝热菜稀饭,他根本不用旋碗,就能原地把一碗热稀饭吸尽,只留下一轮黄亮亮的面皮,用筷子轻轻夹起来,惬意地当饼吃。

煳稀饭是我在师范食堂里吃到的美食。也许你会说,不就是稀饭吗,而且又烧煳了,算哪门子美食?!可这里我要说的煳稀饭是用牛头锅熬制出来的煳稀饭。煳稀饭不是烧锅师傅烧火失误造成的,而是故意做成的一方美味。煳稀饭的煳味不是面的煳味,而是绿豆的煳味。熬煮煳稀饭前,先炒绿豆。绿豆不仅要炒得啪啪炸,而且还要炒得焦黄微黑,带点煳味,这才可以盛出来,放进烧得翻滚的开水锅,开始熬稀饭。

熬好的煳稀饭,绿豆早已开了花儿,豆肉和煳味儿全部融进了汤里,再也没有了鲜绿豆的腥味。喝上一口,沙沙的,只有在下咽时才能感觉到豆沙内容的存在,但又没有清晰的质感,朦胧得就像是雨后深山竹林中传来的鸟语。那面粉呢,放的不多不少,大勺一搅动,刚好能旋起亮亮的粥窝窝。熬好的稀饭表面,常常结着一层薄薄的红色表皮,这是绿豆芽嘴儿的颜色,红,但并不尖锐,融有淡淡的浅紫。那可是绿豆的精华部分啊,香味纯正得就像是久雨初晴后灿烂的阳光,好的没心没肺。

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啊!近千学子,端着各式各样的餐具,一律蹲在一大片水泥地上,一边吃馍夹菜,一边吸吸溜溜地喝着稀饭。那时,每天我总是最后才排队去打饭,目的是想买一大茶缸锅底的稀饭,尝尝稀饭那特有的煳味儿。我想,世界上能如此把握住分寸,又能恰当地找准自己位置的,恐怕只有这融在稀饭里的煳味儿了。它分明存于整个集体当中,但却又不张扬地凸现出来。我用小勺子一搅动,它就会顺着热气弥漫上来,但马上又会自觉地沉沦下去,悄悄潜伏在香味的后面,宛如绿叶下面一缕淡淡的薄烟。它有那么一点煳味,但并不苦,只是把稀饭的香味往极致处延伸了一步,又极力控制着,并没有把香味带向自己的那一面,陪衬得恰到好处。这也许就是先哲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种大境界吧!

打好稀饭,我不会先去吃馍,而是闭目沉静几秒钟,这才端起温乎乎的稀饭。工作以后,每次翻看阿成的《棋王》,总以为书中描写的王一生吃饭的馋相是在写我。只不过,王一生看到别人吃饭时的表现是:“咕咚一声,咽下一大口口水,眼里涌出了泪花”,而我面对着稀饭,却很坦然。先顺着缸沿,来回轻吹了几下,稀饭便软软地往后退了一点,旋又弹回来。轻轻啜上一口,抿住嘴,严严实实焐一会儿,舌尖抵住上颚,感觉一下豆沙的存在,再品品其香味,这才细细咽下去。张开嘴,轻吐一口气,嘴巴里立刻盈满了煳香味儿。第一口喝的常常较少,但咂过这一口之后,便马上变成了牛饮,连续几口,恨不得把缸里的稀饭全都喝完,只滤下香味儿,煳味儿,在口腔里回旋着,荡漾着,然后再实实在在地咀嚼那豆皮儿,回味那豆沙儿。喝完一缸稀饭,吃完大馍,我并没有马上站起来就走,而是稍微待一会儿,擦去鼻尖上沁出的热汗,定定神,这才端起茶缸,站起身子,夸张地一仰脖子,将残留在缸底的稀饭,“刺溜”一声,吸进肚里。

也许是从小喝惯了稀饭的缘故吧,至今我依然保留着一日两餐喝稀饭的习惯,并且还学会了熬制各种各样的药膳稀饭。为了健脾养胃,我用红薯、粳米、白糖熬成了红薯稀饭;为了养心神,止虚汗,我用小麦、粳米、大枣熬成了小麦稀饭;为了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我用玉竹、粳米、冰糖熬成了玉竹稀饭。生姜、葱白、粳米、米醋熬成的神仙稀饭,我用来发散风寒;山楂、粳米、砂糖熬成的山楂稀饭,我用来消积食;核桃、粳米熬成的核桃稀饭,我用来养血养胃……药膳稀饭虽然营养丰富,可我的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外婆的米稀饭,母亲的菜稀饭,师范食堂里的煳稀饭。它们虽然只是一种简单且微不足道的食物,但对于我来说,却牵挽着一段难忘的岁月。滚滚红尘中,我尝尽了百味才明白,其实大味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碗白粥。那蕴含其间的一分平和无争、清心寡欲、却又暖透脏腑的感觉,是世界上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企及的。

作者单位:五河县新集中学

新闻推荐

五河县公安局原局长高峰涉三罪受审

本报讯(记者唐欢通讯员陈栋梁)10月31日上午,固镇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五河县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五河县公安局原党委...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粥 忆 □李星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