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五河 > 正文

胡开胶:钱杆炫舞校园风 □特约撰稿 李星涛 文\图

来源:蚌埠日报 2019-07-29 08:14   https://www.yybnet.net/

街头演出胡开胶向学生授艺钱杆舞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胡开胶是五河县朱顶镇中心学校校本部校长。作为蚌埠市钱杆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全身心地致力于钱杆舞的传承工作,积极编写钱杆舞的校本教材,将古老的钱杆舞引进了校园,打造了一片“钱杆炫舞校园风”的亮丽景象。

淮河流域传统民间舞蹈

《钱杆舞》起源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阳、五河、泗县及周边地区。钱杆的原材料是一根长约一米、粗细适中的竹竿。将其两头的竹节挖去一部分,两三个铜钱为一组(一般需四组铜钱,竹子两端各两组),用金属线串在竹子被挖掉的部分中间。如此,一根哗啷作响的钱杆就做成了。表演者表演时,手持钱杆中部,边跳边唱,有节奏地以钱杆两端轮番击打自己的肩、背、腰及四肢,或打击地面,或与他人对打。钱杆两头相互碰击,发出了有节奏的清脆悦耳声。

《钱杆舞》俗称“耍钱杆子”,最初是谋生的手段。钱杆具有自卫、挑具和道具之功能。乞讨时可以当打狗棒;行走时可以当扁担;表演时可以当道具。关于钱杆舞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明清两代,由于凤阳、五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人外出乞讨。乞讨中,凡是手拿花鼓小锣的,身后总会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大人和孩子,唱完一段就会引来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主家也会乐乐呵呵地拿出米或面来,奖赏给乞讨者。

那些拖着棍子靠门头的呢,大多只能将就混饱肚子,很少有什么余货。据说,其中有个五河的乞讨者,名叫刘老三,头脑特别灵活,人送外号“小能人”。他想:人家有鼓,又有锣,我手中只有棍子咋做活?想着想着,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他选取了一根趁手的均匀粗细的竹竿,在两头各匝着三道红绸布,为了音响效果,两端又各拴了三枚铜钱。这就是最初的钱杆子。道具做好以后,刘老三自个在背地里比划几个绕体击打的动作,边打边和着节拍说唱,试了几遍觉得还行。不久,一个腰系红带,手拿钱杆的男子汉便出现在大街小巷中,又是舞又是跳,嘴里还唱着自编的歌谣:

钱杆一打哗哗地响/被迫无奈我来逃荒/只因今年遭大水/我的哥们啊/十家有九家断炊粮/嗯哪嗳嗨吆……

这一天,刘老三果然不同凡响,不但讨得盆满钵满,而且还引得很多人纷纷效仿。刘老三悉心传教,并进一步改进了钱杆,创造出了安徽又一个民间曲种——“钱杆舞”。

表演形式多姿多彩

据胡开胶介绍,《钱杆舞》的套数有六种,每一套的节拍数也不尽相同,现在主要流传着几种简单的打法,学会后可以像迪斯科一样即兴表演,舞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编排、组合。可对打,可圈打,可群打,可领打。其中,以群打最为壮观激荡。

千人排成数行,每行各有一人领舞。舞者皆黄衣加身,腰系红绸。又有锣鼓家什伴奏指挥,其场面恢弘,其气势冲天。每个舞者手握钱杆中部,绕体打击身体的肩、臂、腰、腿、脚等部位。一般是先打左肩、碰右肩,打右脚、跳起来打左脚脚底;再打左腰、右腰,左腿、右腿,打右脚,跳起来打左脚脚底。其中又不停穿插着单打、双打、对打和不同的队形变化。其动作整齐划一,其色彩光炫夺目,其声调节奏明快。所有舞者边打边唱:“正月哟,里来哟,鞭炮放的噼里啪啦响,普天同庆齐欢腾。正月哟,里来哟,人民生活大提高呀嗬,幸福的日子万年长……”不表演时,舞者则在行进中有节奏地抖动着钱杆,发出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哗啦声,别有一番风味。有时,为了渲染效果和可观性,钱杆舞还常与花车、旱船的表演相结合。既体现了淮河流域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

钱杆舞是淮河流域较为典型的民间舞蹈文化。它所蕴藏的文化空间、历史遗存、民间民俗和文化的构成,对淮河流域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研究无疑是难得的宝贵财富。钱杆舞在地区经济建设中,还能树立区域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钱杆舞还具有育人的价值。因为钱杆舞首先是一门艺术,表演者要在音乐伴奏下,跳着舞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其次,钱杆舞还是一项体育运动。表演者要通过各种动作把美表现出来。《钱杆舞》融娱乐、健身于一体,主要可以活动关节,锻炼腰身,能有效地预防关节炎、肩周炎和腰间盘突出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钱杆舞进校园,育人价值更是明显。它的运动和律动相结合,可以怡悦孩子的身心;它的时尚与经典相结合,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它的鼓乐和击打乐相结合,可以鼓舞孩子的士气;它的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校园传承绽放异彩

改革开放以来,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即使到了节日或庙会,也很少能看到钱杆舞的表演了。作为蚌埠市钱杆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胡开胶校长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开发它,保护它,传承它。

认定了目标,胡开胶校长说干就干。2012年3月初,学校制定了钱杆舞开发方案,成立了钱杆舞特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他自己亲任组长,负责钱杆舞总体协调工作。他们从民间聘请了几名老艺人,在学校开展了《我要学钱杆》的活动。首先从五年级挑选30名对钱杆舞感兴趣的、个头差不多的、动作协调能力好的为首批培训对象。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一节课过后,定为学钱杆时间。校长、班主任、艺体老师亲自督阵跟学。三周过后,这30名同学基本“毕业”。继后,胡校长又用“传帮带”方式,让这30名学生当老师,进行辐射式教学。就这样,胡校长利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3—5年级80%的同学都学会了打钱杆了。在中心校的支持下,学校定做了200根钱杆,120套演出服。最后又从全校筛选了100名队员组建方队,用《最炫民族风》作背景音乐进行编舞,经过进一步训练、整合,学校钱杆舞表演队基本成型。

2013年3月份,新学期刚开始,胡开胶校长就召集领导小组对“钱杆舞的传承和推广”事宜进行了专题研讨和部署,决定将2012年学习到的动作要领加以整理,用图片、文字解说的形式汇编成册,他本人亲自担任主编,开发出了一本钱杆舞教材,正式把钱杆课排入了课表,三至六年级每周每班排一节。并制定出了钱杆舞在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步学习打基础;2、推广普及求传承;3、提高创新谋特色。于是,朱顶中心校的钱杆舞便按照计划阶段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2年3月18日,朱顶中心校20人的钱杆舞集训队,参加了五河县第二届校园文化节的展演,并获得好评。

2013年4月朱顶中心校钱杆舞方队参加了五河县第二届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并荣获三等奖。

2014年4月份,省非遗保护中心摄制组慕名前来朱顶中心校采风,对于该校钱杆舞的学、传、教、研等做法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2015年3月3日,朱顶中心校钱杆舞表演队在五河县成人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7年3月朱顶中心校百人钱杆队参加蚌埠市中小学首届阳光体育团体操大赛荣获金奖。

2018年10月16日朱顶中心校受邀参加了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更为可贵的是,在朱顶中心校钱杆舞的辐射和影响下,从乡下到县城以及周边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钱杆舞的身影,一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也被吸引过来了。

胡校长说,钱杆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代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扎根于华夏大地的辛苦成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我们不仅仅要把钱杆舞发扬光大,还要全面推进其他非物质文化在校园的建设,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五河县新集中学

新闻推荐

新集镇 为贫困户送药上门

本报讯(张敬仁谢继登)近日,五河县新集镇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走访摸排,开展为贫困户慢性病患者送药上门,解决他...

五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五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肇事逃逸被判实刑2019-07-16 10:33
评论:(胡开胶:钱杆炫舞校园风 □特约撰稿 李星涛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