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蚌埠市颁发了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标志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在蚌埠市落地。开始实施不动产登记新政,将过去的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然而办理程序复杂、登记排队时间长等问题,让部分市民颇有微词,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
今年,人大代表朱珍等人提出了“关于将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机构合二为一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能尽快实现让老百姓办理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时能简化流程,节约时间。
朱珍经营一家商贸企业,因为企业员工、身边很多朋友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都经历过证难办的情况,经过一番调研,朱珍发现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工作人员严重缺乏、老百姓交易流程繁杂、多部门重复收件、发证受理前置环节过多、交易和受理窗口不足、房产交易资金强制托管等等。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朱珍决定履行自己人大代表的职责,提出建议,“二合一”统一登记,实现一次办结,数据共享。加强不动产登记机构和队伍建设,增设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增加市级登记大厅面积。优化流程加快办理时间,建立门户网站,设立服务引导台,缩短办理时间,开展特殊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等。
相关部门对此条议案进行了回复,自今年5月2日起,蚌埠市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基准,强化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市区各类房屋交易、纳税和不动产登记事项,实现“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市民最多跑一趟,就能完成房屋的买卖和登记过户。同时,相关都门还压缩办证、制证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并提供快递服务,为市民拿证提供方便。市编办表示,一直关注蚌埠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发展,但根据现在相关文件规定,机构整合暂时不能实现,在机构不能整合的前提下,市住建、国土部门将继续简化流程,优化办事效率,提高办事服务质量。另外,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采访中,市人大代表朱珍告诉记者,“对这条议案的回复和办理情况,我十分满意。现在一些朋友去做房屋交易的登记,感觉方便了不少。这不就是我们人大代表的责任吗?老百姓的需求大于天。”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一项农村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市人大代表刘伟先是五河县城关镇杨庵村党总支书记,看着村里家家户户还在吃自采的井水,用水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刘伟先提出了“关于加大全市饮水安全工程投入的建议”。
刘伟先认为,目前农村正在实施环境“三大革命”解决脏乱差问题,涉及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饮水安全问题亟需解决。在调研中他了解到,现在三县有近70万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他建议市政府加大财政预算,加大对各县区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尽快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蚌埠市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坚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合理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截至9月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完成投资6117.11万元、新增农村受益人口123700人,远高于水利厅下达蚌埠市的目标任务。
“我们村前几年也通了自来水,可是水厂到村里距离太远,水压一直都小,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后,村民还是回去使用自家井水。现在好了,最近村里的机井已经打好了,管子也埋好了,很快就能开通,我们就能用上自来水了。”刘伟先说,自己的议案得到了水利部门的回应,村里的自来水也快通了,人大代表的工作让自己有很强烈的“获得感”,看到政府对代表建议的重视,更要全心全意地为选民办好事。
新闻推荐
占地2900平方米的段庄村文化广场成为村民最爱去的地方。冬日初晴,顺着乡间小路来到五河县临北回族乡段庄村,进村...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