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年福烨
城区干净整洁,道路标识牌设置醒目,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往日满大街的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不见了踪影......12月20日傍晚,正逢学生放学和下班高峰,记者在五河县老城区青年路和淮河路交叉口看到,虽然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冬雨,但城区交通繁忙而有序,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四轮电动车经过2个半月的集中整治初见成效。“以前大街上到处都是三轮车和四轮车,很危险,治理以后现在好多了,我们老百姓拍手称快。”五河县居民刁元鹏说。
近年来,五河县大力加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公共交通秩序不断优化,城市文明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在城区道路上肆意穿行,随意转弯掉头、乱停乱靠,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和市民出行安全。
“此类车辆制动性能差,安全系数低,未列入国家生产、管理目录,无法办理车辆号牌、保险等。同时,此类车辆驾驶人未经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培训,无证驾驶、非法载人、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逆向行驶等,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五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城关中队指导员马庆利说。
据统计,2017年以来,五河县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0%,受伤人数占事故总受伤人数的75%,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不少车主因交通事故致残,直接导致家庭陷入困境。整治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四轮电动车不但关乎文明创建,更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势在必行。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安徽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五河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从今年10月8日起,对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依法进行整治规范。
马庆利告诉记者,此次整治有三个严禁,一是严禁非法生产、组装、改装、销售《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所列举的车辆上牌目录以外的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二是严禁未纳入国家机动车登记范围、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牌证的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上道路行驶;三是严格划分了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严禁行驶的时间和区域。
此次整治行动,五河县公安局、交通局、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整治,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违章车辆依法予以扣留,对各类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在整治开始前,各部门还开展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宣传活动,使广大市民提前知晓。
针对快递车辆和残疾人代步车,五河县充分照顾弱势群体和特殊作业车辆,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比如说快递车辆,由蚌埠市邮政公司统一制作牌号,并把牌号发给我们交警部门备案,做到一人一车、专车专用,严禁转借给他人使用,并涂快递专用颜色用以辨别。”马庆利说。
同时,五河县公交公司加密了公交路线,缩短了发车时间间隔,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据了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五河县交警部门共查扣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534台,处罚534人次,城区平均通行速度大大提升,拥堵指数明显下降,广大群众纷纷点赞。
“今年我们还对城区11条主次干道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施划4条道路机非分离标线,对3条道路进行人车分离改造。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三轮车(燃油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整治常态化,通过交通文明来撬动城市文明。”五河县文明办主任杨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安伟)近年来,五河县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全县涌现出一批优秀志愿...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