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言梅本报通讯员 李向前
近日,记者在五河县浍南镇郎湖村看到,麦田地里收割机轰鸣,一派抢收的繁忙景象。 53岁的村民李德兵站在自家麦田边,看着来回穿梭的农机,脸上尽是喜悦之情,“今年收麦子,有了免费上门的农机服务,俺们太省心了! ”
老李说的“免费服务”,是该县国粮植保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为帮助农户及时收粮归仓,该合作社在今年三夏大忙时专门组织农机服务队,为郎湖村11家缺乏劳力的贫困户送去全程代管服务,帮助他们抢收、抢种,助力其脱贫。
“往年每到麦收农忙,家里没有条件请农机,只能靠人力单干,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割完。有时遇到天气不好,只能割到哪算哪。 ”今年小麦丰收,李德兵既高兴又担忧,两个孩子在外求学,老伴身体又不好,他一个人啥时才能把麦子收到家里?谁知“好事”降临,农机服务队为他家17亩小麦免费派来3台收割机,几个小时就全部搞定,秸秆还就地粉碎还田。老李高兴地说:“农机作业速度快,还管麦秆处理和水稻插秧,俺啥也不用操心,并且不花一分钱! ”
郎湖村贫困户李国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种了20来亩地,去年小麦收获时以每亩80元的价格雇了一台小型收割机,秸秆还另外找人打捆处理,一季小麦就花了近1500元的服务费。一年忙到头,没挣几个钱。今年有了免费代管服务,全年两季农作物至少可以节约3000元种植成本。 “党的政策好,扶贫有人帮,俺们脱贫的信心更足了! ”李国早说。
“目前,全县共有100多家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三夏以来,县里鼓励并引导其采取免费或减半费用的方式,主动为缺少劳力的贫困户服务,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助。 ”五河县农机局局长易备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年福烨)为丰富五河县群众文化生活,展现漴河治理的显著效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6月9日-10日,五河县人民政府将携...
五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五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