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沉下身子,多流汗珠子,多动脑瓜子,才能让更多的贫困户早日甩掉穷帽子。”2月5日,记者在五河县地税局采访时,小圩镇地税分局局长、驻申集镇马集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同寿朴素的一席话道出了地税人炽热的扶贫情结。
记者在申集镇马集村得到这样一组喜人的数据:2014年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29人,2017年度拟脱贫户7户8人全部达到脱贫条件,脱贫精准度100%,目前全村未脱贫户仅剩下9户18人。2014年该村还是一个“经济空白村”,集体经济纯收入为零,2016年为8.7万元,2017年已经达到19.5万元。
这一“减”一“增”,真实反映了马集村的巨变和扶贫工作的高效。“以前戴着贫困户的帽子,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脸上总感觉灰溜溜的,现在挣钱本事学到手了,穷帽子摘掉了,感觉整个人上上下下都变得精神了。”靠养殖獭兔脱贫致富的村民李文胜告诉记者,他和其他10个人在2017年5月下旬和7月上旬先后参加了镇里和县里开设的就业技能培训班和电商培训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技能,对将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选派干部准,家底摸得准,目标定得准,责任落实准,路子走得准,这五个“准”成为了马集村脱贫攻坚的成功密码。刘同寿告诉记者,当初,五河县地税局在广泛发动税干报名的基础上,多次开会讨论选派人员,最后把该局工作能力强、业务较为精通的基金股股长李敢选派到马集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把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小圩镇地税分局局长刘同寿选派到马集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对于贫困群众,实行干部包户,责任到人,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23人对贫困户进行包保。同时,为搞好脱贫攻坚工作,该局和马集村党总支成立了联合党支部,由县局一名副局长任联合支部书记,以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领导,为马集村脱贫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为提高贫困户识别精准度,包保干部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户逐人摸底排查,强化动态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进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退出。为切实做到精准施策,包保干部多方式、多层次向贫困户宣传各项扶贫政策,逐户摸排贫困户脱贫需求,变被动为主动,对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针对贫困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措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社会兜底等多措并举,确保贫困户增收减亏,真正实现脱贫。“只有找到金点子,才能甩掉穷帽子。”刘同寿介绍,在产业扶贫方面,马集村2017年产业覆盖率达100%,金融扶贫覆盖率为12.8%,为陈良千等5户贫困户办理了带资入企,每户每年分红3500元,对李正伟等6户贫困户办理了户用贷款18.3万元,用于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特色种养业扶贫覆盖率为100%,对李虎等31户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奖补共计30620元,对李大安等39户贫困户进行代养、寄养奖补共计47880元,对彭雪梅等10户贫困户零散经果林栽种325棵黄金梨奖补共计9140元;对贫困户王瑞华申请办理到户光伏每年奖补1471元;就业扶贫覆盖率为41.9%,介绍27户贫困户82人外出务工,村里创造岗位解决9人就业;此外,该村共有46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外出打工的贫困户进行了土地流转。
汗水铺就脱贫致富路。仅仅4年多的时间,马集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到2017年已经突破19万元大关。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该村联合党支部建议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先后帮助该村实施了60千瓦光伏项目和50亩黄金梨园项目,光伏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纯收入10万元左右,彻底解决了该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黄金梨园项目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针对光伏项目建设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县地税局先后联系其他4家帮扶单位一起提供资金支持8万元,其中,县地税局拨付2万元;几年来,五河县地税局先后拨付给马集村各项资金16.5万元,为村脱贫和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让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掌握致富本领,要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加快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早脱贫、不返贫。”谈及2018年扶贫工作的计划打算,该县地税局局长杨国栋告诉记者,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更要积极拓展思路,县地税局和村两委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勠力同心,在产业扶贫上多下细功,聚力扶持双孢菇栽培和稻田龙虾养殖项目,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项目,建立优质水稻示范基地,扩大特色种养业的发展规模,推进土地流转,让更多的贫困户获得更多的发展路径,早日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涛王振辉)本是亲家,却因儿女婚姻纠纷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伤人者受到刑事处罚。日前,五河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刘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