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
“我们刘菜村现在在搞特色种植,种中草药,村里说好的会提供农药除草剂,可至今没提供,我们可是给了钱的啊!”近日,五河县双忠庙镇刘菜村村民尹某向本报反映。
他说,政府扶持部分农民种植板蓝根,刘菜村种了几十亩,每户多的有3亩,少的有几分地,每亩地国家补贴1500元,每亩村里扣除农药、除草剂款50元,种子款350元,总计400元,实际到他们账户上的每亩只有1100元。现在,1100元补贴已到位。可是,老百姓用国家补贴款购买的农药、除草剂至今不见踪影,不知道为什么?
双忠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郭站长告诉记者,2017年,双忠庙镇共种植中草药400亩左右,其中刘菜村不到100亩,国家每亩补贴1500元,刘菜村有一个合作社和亳州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刘菜村每家每户又和合作社签订协议,由亳州的这家公司提供种子、农药、除草剂及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药草。国家1500元补贴到位后,老百姓把400元种子农药钱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转交给亳州这家公司。
问题出在去年的气候上,去年6月天气比较干旱,公司提供了种子和拌种剂给农户,农户下种之后,一部分有灌溉条件的中草药出苗了,没有灌溉条件的没有出苗,未出苗的,公司就没有提供农药和除草剂。按照公平原则,如果没有提供农药、除草剂,这部分钱应该退还给农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退。
郭站长表示,全镇大约有100多亩没提供农药、除草剂,资金量并不是很大。只要相关农户将数据统计好,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可以和亳州的这家公司协商好。
记者将了解到的上述情况反馈给尹某,他表示会配合统计,希望村里及农技站尽快和公司协商,把没用掉的钱尽快退给他们。
新闻推荐
◎回放淮河,给蚌埠这座城市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兴旺。历史上,城市皆因河而兴,桥梁因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蚌埠来说,从第一座桥梁诞生,城市就走上了跨河发展的道路。跨河,是城市未来...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