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蚌埠特别支部诞生地——蚌埠扶轮小学。蚌埠的发展繁荣与铁路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形象地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当我们在享受着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并为蚌埠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而自豪同时,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20世纪初的蚌埠,我们看到了战斗的铁路工人,听到了他们罢工时爆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在中共南京地委的领导下,1926年1月,蚌埠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简称蚌埠特支)宣告成立。
声援二七大罢工
1911年,淮河大铁桥的建成、津浦铁路的全线贯通,标志蚌埠开埠,蚌埠最早的铁路工人应运而生,他们也成为蚌埠地区首批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至20世纪20年代初,蚌埠产业工人数已达5000余人。五四运动在蚌埠地区的蓬勃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也孕育了蚌埠工人运动的兴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鼓舞和影响下,1922年10月,安徽境内的第一个产业工会组织——蚌埠铁路工会在扶轮小学(今市招生考试院)成立,约200名会员均为蚌埠铁路机务处工人,赵兴旺、王顺为工会领导人。
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13日,蚌埠铁路工会举行同情罢工。罢工开始后,蚌埠火车站各种机车一律停驶,津浦铁路交通大动脉立刻陷入瘫痪。这是蚌埠地区第一次有组织开展的罢工斗争,虽历时仅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初步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力量,鼓舞了蚌埠人民的斗志,拉开了蚌埠地区工人运动的序幕。蚌埠工人阶级的觉醒,也引起了铁路当局的惊恐。罢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工会领导人赵兴旺在津浦大塘铁道附近被暗杀,蚌埠铁路工会被迫停止活动。
筹建地方党组织
蚌埠工人阶级的觉醒和蚌埠独特的交通优势,引起了党组织的重视。受中共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组织的派遣,1925年秋,中共党员苏美一由山东来到蚌埠,受中共上海区委所辖的南京地委领导,开始担负起蚌埠铁路工会的恢复重建和地方党组织的筹建工作。在蚌埠,苏美一以扶轮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受压迫最为深重、人数较多又相对集中、具有强烈斗争意识的铁路工人中组织开展秘密活动。在苏美一的努力下,1925年11月,蚌埠铁路工会重新成立并开展活动。工会委员长由打旗工人傅小泉担任。苏美一任工会秘书,实际主持工会的全面工作。重新成立的蚌埠铁路工会,不仅有机务处工人,还有工务、车务工人,共有会员350人,分为20多个工会小组,约占当时蚌埠铁路工人总数的70%。工会秘密办公地点设在蚌埠火车站北面的老马棚内。重新成立的蚌埠铁路工会直属中共南京地委领导,是党在安徽境内领导组建的首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工会组织,为蚌埠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创造了重要条件。
蚌埠特支诞生
在中共南京地委的领导下,苏美一以蚌埠铁路工会为依托,为筹建蚌埠地方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了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工会组织开办了夜校,组织青年工人和一些铁路工人子弟读书识字、学习革命道理;注意在会员中发现和培养骨干分子,并有重点地开展教育,陆续发展了董天然、傅小泉等人入党。
在中共南京地委的具体领导下,1926年1月,蚌埠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蚌埠特支(简称蚌埠特支)宣告成立,苏美一任特支书记,有党员4名,均为蚌埠铁路工会骨干分子,属南京地委领导。
蚌埠特支的诞生,揭开了蚌埠革命史的崭新一页。与其他地区成立的早期党组织成员多为知识分子、农民不同,蚌埠特支是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结果,也是安徽境内成立的第一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党组织,彰显了蚌埠党组织的时代先进性。
中共蚌埠特支成立后,进一步发展党员,扩大组织。到1926年2月,党员已增至8人。党组织的壮大和工人觉悟的提高,为有组织地开展革命斗争打下了基础。1926年春,为了反对铁路工头无理克扣工人工资和随意开除工人,中共蚌埠特支组织蚌埠铁路工会开展了反对铁路当局的罢工。罢工最终迫使铁路当局接受工人提出的复工条件,工人被扣发的工资得到全数补发,被开除的工人也全部复工。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工友们的斗志,也使蚌埠铁路工会在工人中的威信得到提高。
新闻推荐
虎山东路是一条新路。北起东海大道,南到中环线,依虎山东侧而建,故得名。真正意义上说,这条路还不是一条畅通的大路,...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