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广陵散》(局部)范曾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男人的帅大概也有好多种,不过,让现代人形容的话,无非就是英俊、阳刚、帅到没朋友之类的词儿。古人的语言可不这么寡淡,他们形容起男人的帅,一点也不逊色于形容女人的美,可谓是不惜笔墨,不遗余力。
《小雅·裳裳者华》有云:“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瞧瞧,四马昂扬,六道缰绳还闪闪发光,这含蓄又热烈的笔墨,分明让你感觉诗中帅哥的气场;也有中规中矩的:“为人洁白兮,廉廉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中罗敷的夫君完全符合古代审美要求的帅哥形象,咱们很好理解;《饮中八仙歌》就有点意思了,是杜甫写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这美少年的帅,帅在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杜甫就是杜甫,崔宗之旁若无人的帅哥形象,寥寥几笔,跃然纸上。
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的帅,是空前绝后的,那是怎样的一种帅呢?
醉玉颓山之帅
《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其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用现代汉语大概解释一下,此人身高七尺八寸,相当于现在有一米九那么高。虽然是大个儿,举止却潇洒严正,气质也爽朗清逸;说他的为人如孤松遗世独立也好理解,可是他一喝醉,会像高峻的玉山快要倾倒,这醉态太帅了,后人就创了一成语“醉玉颓山”来纪念他。
这醉玉颓山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小区外面有一酒店,这些年,我路过那儿,见过形形色色喝多了在酒店门口互相告别的人,可无论长多高,有多帅,都不曾见过有“醉玉颓山”之态的人。
你已经知道我说的谁了吧,没错,是嵇康。他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名士,曹操孙女婿,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我猜测,现在把很出众帅气的男子称为“男神”,就是因为嵇康。《晋书·嵇康传》有记载,说,嵇康曾采药游山泽,忘了回去的路。于是问一砍柴的樵夫路怎么走,这樵夫在山林中背了柴只顾赶路,猛抬头看见嵇康,吓着了,“咸谓为神”,以为是神仙下凡。
不理解的还多呢,这位“醉玉颓山”的,被“谓为神”的超级帅哥,偏还是个邋遢鬼。
其实,魏晋时期对男子的审美是很有特点的。那个时期,男人也以白净阴柔为美,那些用来形容美女的,诸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词汇,是可以直接拿来形容男子的,据说那时的男子也有敷粉点唇的,著名的“何郎傅粉”的故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说,曹操的女婿何晏长得十分俊美白皙,魏明帝一直怀疑他擦粉了,就想让他出一次丑,大夏天的,他请人来宫内吃又热又辣的鸡汤面,何晏吃得大汗淋漓,不停地擦脸,事实证明何晏是真正的白富美。想必魏明帝当时很是尴尬。
嵇康的美却是反时代的。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嵇康的自黑:“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向来是古礼之一,嵇康居然会一个月都不洗头脸,简直不可思议。他还懒,懒到不想起身撒尿,你想,这样一个玉树临风的大帅哥,一边弹琴一边忍小便,估摸着已经憋了三泡尿才起身,实在是不像话,也难怪现在有人调侃他,说《广陵散》中的颤音会不会就是他憋尿憋出来的。
话说回来,古时候空气不会像现在这么污染,几天不洗头脸大约也不会多么糟糕,问题是,嵇康有个非常另类的爱好——打铁。打铁是体力活,要出汗的,怎么做到十天半个月不洗澡?也罢了,不追究他的个人卫生问题,如今我们记住的可全是他打铁时那个帅。嵇康打铁时,喜欢叫上竹林七贤的老七——向秀,他挥锤子,向秀拉风箱。这两人都擅长音律,又都生的美。彼时,嵇康赤裸了玉山一般挺拔的上身,“咚咚咚,砰砰砰”地敲,边上向秀呢,“嗤嗤嗤,呼呼呼”地拉着风箱应和,一个高大英俊,一个斯文清秀,这俩打铁匠,硬是把锤子风箱都变成了乐器,把打铁这苦差事给整成了行为艺术。这一对绝世型男组合,绝对秒杀如今任何一个偶像组合,它不但把仰慕嵇康而去拜访他的“粉丝”钟会给看傻了,还穿越千年,让现在的人们浮想联翩。
你知道,钟会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太傅钟繇之子,才华横溢,上至皇上,下至群臣都喜欢他。奈何史上最率性的代言人嵇康与他三观不合,他不但没有给粉丝最起码的尊重,反而在钟会拜访他的过程中给足了人难堪,为后来的“广陵绝唱”埋下了伏笔。
保身之道不足
好像率真的人常常会一根筋,嵇康是曹操孙女婿,他是不是拥护曹魏政权,似乎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他素来不满大将军司马昭的作为,不和他合作,却是铁的事实。司马昭是有让有才之人为己所用的野心的,他一直想礼聘嵇康为官,可是嵇康却跑到河东郡躲起来。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想在退休之前举荐他替司马昭效力,他又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在书中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就这么着,实实在在得罪了司马昭。
当年,吕安吕巽弟兄俩,因兄弟的女人而引发了一场官司,别人家兄辱弟媳之事,嵇康也要管,你想想,连弟弟都能陷害的兄长,会是有底线的人吗?君子怎能和这样的人缠斗?可嵇康不怕,他可喜欢写绝交书了,他又写了与吕巽绝交书,以示对吕安的支持,还千里迢迢赶到人家里调解矛盾。如此这般,他又受吕安一案牵连入狱,这才给了钟会献谗言的机会。
吕氏兄弟一案是典型的“插兄弟一刀”的案件,而嵇康的两封绝交书,则最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为兄弟两肋插刀,一封是因为拒绝为官得罪了当朝权贵,怕连累兄弟,假意的绝交;另一封是帮兄弟声张正义,两封绝交信本质上都是讲义气,结果上都在不断得罪司马昭,终招杀身之祸。
后世对嵇康之死颇多争议,我是不想参与争论的。因为不管钟会有没有进谗言,也不论嵇康是不是在表达,对高举礼教旗帜实则觊觎皇权的司马氏的不满,嵇康之死都与他“刚肠嫉恶,轻肆直言”(语出《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率真性格有关,他似乎完全不懂得保护自己,当然,他压根就不想保护自己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世说新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高矣,保身之道不足。”道士孙登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嵇康的宿命。
事实上,率与帅原本就通假,绝世型男嵇康,集帅、懒、傲、义、真、勇等特质于一身,他是多么独特的一个人,几乎不能复制。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叫特立独行。若换个角度看,没有特立独行,艺术和美都是没有意义的,嵇康的“帅”和“率”也就都没有了内涵。
《家诫》中的父亲形象
嵇康之死,是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壮丽之死。咱们试着想象一下,行刑前,嵇康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彼时,刑台上嵇康席地而坐,长发飞动,十只手指勾挑出雷霆风雨、十面埋伏;刑台下,齐刷刷跪满了为他请愿不成而哭晕过去的三千太学生……一曲终了,他顾盼了一下日影,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引颈就戮。
想想历史上有无数英雄曾为信念赴死,可如嵇康这般,上刑场,都帅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终究是不多的。嵇康将自己最帅的躯壳与最率真的品格融为一体,成就了史上最华丽之死。
通常,我们对嵇康的了解就是这样了,他无与伦比的帅,他越礼教而任自然的真,他如松柏立于混沌天地间的卓越气质,以及他如此不凡的死亡。可是如果你读过他临死前写给10岁儿子的《家诫》,你会发现嵇康生命内核的另一面……
洋洋千言的《家诫》开篇就说“人无志,非人也”,但是嵇康并没有特别强调让儿子嵇绍继承自己的节操与风骨。他教嵇绍:对领导,尊敬即可,不要过分亲密。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他,那就不要单独和他一起走在最后,也不要在他家里留宿。因为将来领导给别人穿小鞋时,别人会怀疑是你进了谗言;他还教导儿子,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最好离开,因为,假如你知道了他的私事,与他观点一致倒也算了,如果不同,他若担心你泄密,就会想着要除掉你……
我们知道“竹林七贤”大多喜酒,阮籍酒后驾车狂奔、刘伶喝醉不穿衣服等史书都有记载,嵇康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他给儿子订立的与喝酒相关的原则是这样的:不要劝别人酒,要喝自己喝;别人劝你喝酒,也不要只顾拒绝,要客气地端起杯子,但千万不可喝醉哦,那会搞得自己很难堪。
嵇康的《家诫》总体上是把志向看得高于一切的,但是这穿插在文中的劝儿子明哲保身的各种“唠叨”,是那个潇洒不羁、视生死如草芥的嵇康说的吗?然而,当男神降落凡尘,我却被深深打动了。原来,英勇锐利如嵇康,他内心也有潺潺如歌的柔情,这柔情如此流动而丰富,包含着一万个对儿子的不放心……这是作为父亲的嵇康。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名士给儿子留过类似的家书,譬如苏东坡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又想起鲁迅,他生前为了整理《嵇康集》花费了大量心血,他有没有受过嵇康的影响呢?因为在弥留之际他立下这样的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不要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句话实在振聋发聩。可见,无论是怎样的名士、义士、烈士,当他作为父亲,庸常而世故就是他隐藏的标签,嵇康也不例外。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再读向秀《思旧赋》,似乎明白了“醉玉颓山”的深意,无论嵇康醉或不醉,他都是一座伟岸的高山,他用生命最孤独、最帅的出走——抚琴就戮,引无数后人来到这座山下思古论今。
作者简介
君娃,学名沈君。1970年代生人。发表文字近百万字,著有散文集《子非猫》,并获27届孙犁散文奖散文集优秀奖,2019年蚌埠市首届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一等奖。有文字入选2017年《中国爱情散文精选》(内蒙古出版社)、《文字是一种纪念》(安徽文艺出版社)等。
新闻推荐
屡破“小案”受辖区群众点赞 记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
记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