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蚌埠 > 正文

蚌山这一年: 数字很亮眼 发展有底气 步伐更坚定

来源:蚌埠日报 2019-12-23 08:48   https://www.yybnet.net/

日历翻到最后一月,2019年也进入尾声。对蚌山区而言,2019年是奋进的一年,连续7年获得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区领导集体连续7年获得“好班子”称号——百日攻坚,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百家夜市,亮出敢为人先的风采;百姓安置,拿出雷厉风行的姿态;百年树人,给出温暖人心的回答。

当2019年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回望蚌山区这一年来走过的路,数字是最忠诚的记录,最直观的嘉奖。

前三季度,全市通报的14项分县区考核指标中,蚌山区一举摘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等4个单项冠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等8项名列前三,9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项高于全省——2019,蚌山区矢力向前,一马当先。

细看这一年蚌山区交上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5.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有这些数字作为支撑,蚌山区全年继续保持“总量进位、增速领先”的良好态势,冲刺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八连优”。

数字的背后,是加倍的努力,是无数日夜的拼搏。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项目,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这一年里,世界百强企业德国西门子、全国民营百强企业上海复星集团、西门子低压电器智能制造项目、复星云谷蜂巢城市项目纷纷落户蚌山区。在全省的重点项目建设考核中,蚌山区当仁不让位居前列,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立足自身特色,蚌山区在全省率先出台夜间经济发展方案。开发“夜蚌山·乐生活”程序,上线商户突破400家。举办夏季夜市主题活动7场,引入互联网直播,演出微雕、糖画等非遗项目及歌舞戏曲节目150余个。开通夜游巴士专线,2条线路、10个景点串珠成链。

要想引得凤凰来,先得栽下梧桐树。一年来蚌山区新增“四上”企业59家,历年最多,占全市增量34%;总量301家,市辖区第一。数字的背后,是蚌山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全市创新探索政务服务“上门办”、营业执照“就近办”,零距离服务群众诉求,企业设立实现一日办结。

这一年来,蚌山区新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6亿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9200万元,用款率分别达95.9%、83.5%,均居全市前列。争取省土地储备专项债11亿元。争取棚改专项债近4.7亿元,定向输血二马路、南山宾馆安置房等重大项目。

这一年来,蚌山区集中精力啃掉项目“硬骨头”。完成征迁14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17宗。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22个,省级重点项目新开工17个,开工率100%,全市第一。新二中西侧地块、宏业路两侧G地块项目开工建设,珠海泰坦新能源产业园主体建成,鑫众玻璃深加工研发中心全面竣工。

这一年来,蚌山区成立5个驻外招商组,储备意向企业100余家。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省外亿元以上到位资金增长20%。新增投资5000万元以上入库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20亿元。新增谋划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近500亿元。科技创新园、智慧产业园实现满仓运行,大健康产业园新进企业10家,税收总量突破6000万元,增长近50%。

这一年来,蚌山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5亿元,全市第一,自“十三五”以来,占市区比重始终超过45%,呈上升趋势。争取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550万元,占全市总量近40%,全市第一。百大易商通物流园竣工投用,新城吾悦广场盛装开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入阿里巴巴(蚌埠)服务中心,建成跨境电商市级孵化中心;现有企业217家,网络零售额超15亿元,效益稳居皖北同类型园区首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也是一个区域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如今已成为蚌山区上下的实际行动。据统计,蚌山区“马上办”系统今年新增督办任务43个,按时办结率95.3%——也正是有良好的环境做支撑,才让发展更有底气,数字更加耀眼。

蚌山区小微企业众多,占辖区企业总量近90%。如何使小微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一直是摆在区委区政府案头的一件大事。这一年来,蚌山区一方面减征小微企业税收近3.6亿元;一方面引入浙江网盛供应链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把工业作为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一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一号工地。不久前,蚌山区签约中航电子科技、苏州基融富高分子等高科技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8.6亿元。翻开蚌山区的经济地图,蚌山半导体科技园主体封顶,未来重点集聚光电通讯、网络元器件等产业;珠海泰坦新能源产业园全面建成,天成活性新材料研发中心、江苏德泰新材料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深圳海勤科技一期设备进场,汇精磁保持继电器项目启动试产。一批新项目蓄势待发,瞄准蓝海扬帆出发,为蚌山区的转型升级夯实了后劲。

随着产业转型的加快,蚌山区也更多将目光和精力放到优质项目上来,探索建立了“亩产论英雄”导向评价机制,通过项目建设考核评审工作机制,为生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提供更多支持。对亩均不达标项目,坚持先孵化再供地,将生产要素、政策资金向“优等生”倾斜。对重点项目还建立起“五推五保”工作机制,集中优质资源进行“一对一”贴身帮办服务,线上线下一起着力调度。线上,建立重点项目微信调度群,项目责任单位、各级相关部门、区级包保领导近百人24小时在线,有问题在微信上一声吆喝,第一时间解决;线下,开展项目“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通过全区重点项目集中观摩、印发项目通报等方式,加速项目建设。前三季度,蚌山区政务服务上线事项4469项,申请材料再压缩40%、办结时效再压缩30%。

为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拦路虎,蚌山区全力开展“项目质量提升年”行动,全市创新设立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建立工作台账,“一对一”精准帮扶。连续11年制订项目包保服务册,60个在建项目全部挂出横道图,实现人人有压力、事事有回音。还在全省率先设立“马上办”线上项目督办系统,聚焦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践行“我负责、我来办、马上办”理念,把“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抓好落实才是真功夫”作为衡量干部作风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城市建设与管理需要宏观着眼、细处入手。作为老城区,蚌山区在城建用上了绣花的功夫。这一年里,蚌山区完成纬二路、迎宾路等5条市政道路白改黑及下水管网改造。荆山路(工农路-朝阳路)排水防涝工程全面结束,虎山东路南段(黄山大道-燕山路)开工建设,水蚌线外迁工程蚌山段进度全市最快。建成奋勇街、华运广场立体停车场。“四好农村路”绑宽、延伸19公里。农业沟渠清淤7.5公里,完成目标任务125%。“街长制”试点效果良好,收集问题7800余件,处置率100%。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了,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了,城市得以更诗意的栖居。

环保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2019年,蚌山区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49.7微克/立方米,降幅全市最大。仲集村入选首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棚房专项整治通过国家验收。新增绿地29万平方米,植树造林944亩,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02%、118%。义务植树10万株,房前屋后零星植树10万株。农村垃圾实现城乡一体化治理,无害化处理率达90%。投入320万元,改厕1100户。秸秆禁烧连续7年零火点。

文化内涵也日趋丰富。这一年里,蚌山区图书馆启动建设,区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乡街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升级改造。坚持好人月度评选,新增中国好人3人、安徽好人4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喇叭”在省级专刊作经验交流。举办全区首届、全市首个农民文化节,全省创新推出农民大篷车巡演“9+N”模式,38场演出全部由本地村民当导演、当主角,演绎土生土长文化味儿,共嗨邻里乡亲大联欢。

民生工程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年一年,蚌山区民生支出约1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90%。6200万元民生工程配套资金提前足额拨付。城镇新增就业102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9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20%。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发放城乡低保金1885万元,残疾人、特困人员、计生家庭及养老补贴841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36万元,救助群众2701人。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正逐步从理想变为现实。

今年,蚌山区全面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坚决迅速推动安置房各项工作,实现征收2010户、开工628套、竣工1054套、回迁2180套,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05%、136%、132%、121%。老旧小区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改造任务后,全面完成回头看。沈圩A地块、宏业路两侧老铁路宿舍F地块、圈堤路1号楼及周边棚户区征迁扫尾,宏业路G地块、朝阳南路东侧、南山宾馆安置房开工建设,升平街东侧安置房主体竣工,公栈路北侧、雪华路两侧、马场湖路西侧、沈圩C、D地块安置房交付安置,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百年树人,在教育上,蚌山区同样走在前面。一实校南山校区开工建设,雪华小学教学楼主体完工,一实校西校区(红旗一小)、二十六中老校区、铁三小完成改造,泷湖湾幼儿园纳入龙湖幼儿园教育集团。蚌山区舍得在教育上投入,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荣获省基础教育网络学习优秀区,蚌山小学、一实校获评全国基础教育网络学习优秀校。斩获国家级素质教育成果奖246项,全市领先。今年中考再创佳绩,全市前十名中,蚌山区独占4席,中考状元落户一实校;一实校中考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如今,蚌山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到81.3%,数据库近期向市民开放,实现个人健康自助查询。建成运营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也是全市最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建成社区养老站30个。在全市率先完成旅游厕所提档升级。学校食堂、养老机构实现“阳光餐饮”全覆盖。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是蚌山人的集体记忆;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面对未来,蚌山区成竹在胸,蓝图在手:2020年,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2%。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定下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2020年,蚌山区聚焦项目引领、紧抓民营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围绕智能制造、大力振兴乡村、不断完善功能、提升文化品位、改善民生福祉,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向着首善的彼岸,劈波斩浪、自信前行。

本版文字记者靳瑾通讯员杨平本版图片由蚌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纾困模式现重大创新 首只地方政府+AMC+产业资本+私募基金共组基金纾困华为核心供应商 □李慧敏

纾困模式出现重大创新!12月11日,首只地方政府+金融机构(AMC)+产业资本+私募基金共同组建的、规模约51亿元的纾困...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蚌山这一年: 数字很亮眼 发展有底气 步伐更坚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