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蚌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收入快速增长,生活场景不断突破想象,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一代人总在超越上一代人
今年35岁的蒋晓康已经是蚌埠市一家科技型企业销售部门的主管,入职十几年,他也顺利完成了从职场菜鸟到团队领头人的角色转变,随之变化的还有不断增加的收入。刚入职每个月的收入大约三千元,另外还有住房公积金、节假日加班等补贴。“随着年限、职务、职称、业绩的提升,收入也会不断调整,总体来说还不错吧,当时主要觉得比较有发展前景,也能学到一些东西、积累点经验。”蒋晓康说,能在家乡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自己觉得还不错,家人更是劝他要珍惜。入职十几年,蒋晓康凭借自己的能力买了房、结了婚,最近还有了二宝、换了车子、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这一切生活的改变都来自于收入的增长,“如果在以前,根本想象不到会有今天这种生活,我爸以前也是企业退休的,他刚上班时工资才一百多块钱,当时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也还凑合,不过房子是没现在住得舒坦,很多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也没现在丰富,私家车更是想都没想过。”蒋晓康说,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下一代总在不断超越上一代,自己的收入比父亲当年高,父亲当年的工资收入也是比爷爷高了很多的。现在,爷爷、父亲,都拿三四千元的退休金,晚年生活都很闲适、幸福。
居民腰包鼓起来分“三个阶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梳理多年数据并分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蚌埠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在逐年提高,但真正实现大的跨越是在近四十年,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状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改革开放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一位数。这一阶段被视为新中国后蚌埠市居民收入发展的第一阶段。从1949年-1978年,这三十年间,居民收入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速较为缓慢,人民生活处于低水平的温饱阶段。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57年,蚌埠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88元,1966年为188.23元,1978年为335.66元,在这二十二年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率为4.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多种经济所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各种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也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蚌埠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收入渠道不断拓宽,而居民的收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的这二十多年间,被视为是蚌埠市居民收入增长的第二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两位数。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蚌埠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672.36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6.9倍,年均增长13.71%。
步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蚌埠市城镇居民的收入也突飞猛进地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迈入万元时代。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到2006年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为10174.80元;到2012年突破两万元大关,为20042元;2017年更是达到31160元,站稳三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万元到两万元用了6年的时间,从两万元增长到三万元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只用了5年。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855元,同2017年相比,增速为8.7%,高于同期GDP增速0.2个百分点,跑赢了GDP。
以2018年蚌埠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1957年的同一数据相比,增长了240多倍。
消费升级,米袋子变小,菜篮子变大
七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促使居民消费支出也快速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大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部分高收入家庭更是进入到了富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8396元,比1985年的645.2元增长了27.5倍,年均递增10.69%。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食品供应都是采取计划供给制度,买粮食需要粮票,买肉需要肉票,各种副食品的购买都需要票证。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城镇居民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占食品支出的四成,全年人均粮食消费170公斤左右,主要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极大地丰富,居民餐桌上的食品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到2018年城镇居民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占食品支出的16%,不到两成。肉、鱼、禽及其制品和鲜蛋类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85年市区居民人均肉、鱼、禽及制品和鲜蛋类的消费量为37.8公斤,1991年为50.5公斤,2008年为57.7公斤,2018年为72.6公斤,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92.1%,“米袋子变小、菜篮子变大”充分说明蚌埠市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已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喝牛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如今珠城的奶及奶制品市场供应丰富,种类繁多,鲜奶、酸奶、奶粉、冰淇淋、奶酪、黄油等各种奶及奶制品应有尽有,每天一杯奶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居民补充营养的一种方式。1985年城镇居民乳及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为2.8公斤,2018年为17.7公斤,增长了5.3倍。
前几天,市民陈先生去西安旅游,返程时给亲朋好友带了不少当地土特产,可登机时却没有多少行李。“现在物流发达,动动手指就能吃遍全球,即便是来当地买土特产也不用大包袱小行李拖回去了,可以委托物流直接送达。”
不仅吃得更方便,老百姓吃起来也更舍得。以前,到饭店去吃一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需要咬咬牙、狠狠心的事情,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到饭店吃饭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很平常的事。近年来,蚌埠市餐饮业发展迅速,蚌埠市居民餐饮支出不断增长,1985年市区居民在餐饮业就餐的人均支出为7.4元,到2018年增长到1812元,比1985年增长了244倍,年均递增18.14%。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中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一般来说,一旦居民家庭的生活过了温饱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中将有更多部分用于住、行、文化教育和其他享受型消费支出,居民用于发展与享受的支出将大于用于生存的支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据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七五”期间珠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8%,“九五”期间为49.4%,“十五”期间为42.9%,“十一五”期间为38.5%,到“十三”五前三年降为36.32%,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趋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珠城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闻推荐
一支健身队伍行走在淮河文化广场附近的人行道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保健养生,勤于锻炼身体。公园、...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