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早已记忆模糊,但总有一些片段让你终身难忘。教师节前夕,67岁的江传民再一次回忆起了自己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逝去的岁月并未从他的记忆中抹去,反而愈久弥新。
1965年,江传民考入蚌埠一中,成为初一(2)班的一名新生。班主任老师名叫沈斌,当时还很年轻,只有二十来岁。在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沈老师尽管穿着朴素,但只要出现在学生面前,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十分难得。讲究,是沈老师给江传民留下的第一印象。直到现在,江传民在生活上还留有沈老师给他的影响。生活再困难,言谈举止也要得体大方。
“那时候还没有素质教育的说法,现在回想起来,他就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江传民回忆说,与其他老师不同,大多数时候,沈老师上课只夹着一本语文课本,很少看讲义,实际上他连语文课本都很少翻看,讲课并不局限于课本,就像做报告一样,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板书也写得漂亮工整,让班上一群半大孩子十分羡慕。
沈老师教学很有一套,那个年代作业量很少,更没有什么教辅材料,但他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年级始终名列前茅。一节课40分钟,沈老师尽量会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同学们自己看书、思考、提问,并鼓励大家拓展阅读。课余时间,他甚至还义务为大家讲授心理学、哲学等相关内容,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感触颇深,“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沈老师每每以这句话教育学生,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么多年过去,江传民仍清楚地记起沈老师在课堂上眼含热泪、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做人做事的一幕。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知识。在江传民看来,沈老师于学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沈老师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平日里更是严于律己。学生时代的江传民身体不好,可能是严重营养不良的缘故,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发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江传民只能自己“生扛”,很少会去医院打针吃药。1966年春季的一天,他在课堂上感到头晕脑涨,本想趴在课桌上简单休息一下,“撑一撑就过去了”。细心的沈老师却发现了他的异常,由于学校医疗条件有限,沈老师迅速安排了几名男同学把他送回了家,一再叮嘱他多休息、不要图省事贪喝生水。第二天,病床上的江传民听见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沈老师来家里探病,14岁的江传民顿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治疗发烧去医院打一针才一毛钱,打针加上吃药也不过两块钱,但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闲钱,尤其对于我们家来说,两块钱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江传民说,在了解到自己家里的情况后,沈老师回到学校跑前跑后帮他解决了医药费,不久又为他申请了助学金,“如果没有沈老师,我可能连高中都无法毕业。他来我家连口茶都喝不上,却连续几天忙前忙后地为我奔波,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这种敬业奉献精神,一辈子值得我学习。”
如今,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老师登门家访已不常见。但在上世纪60年代,家访几乎是老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唯一手段,江传民一直记着沈老师来他家家访那天。那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冷不丁地听说老师来了,江传民将信将疑。“那时候没有就近入学的说法,全班60个学生分布在全市的各个角落,又没有交通工具,连自行车都还算是稀罕物,去哪儿只能靠步行。知道老师要家访,可没想到真能来,更没想到这么快。”江传民说,当时自家住在天桥附近,沈老师从学校一路走来,抵达时已经快冻僵了。这么多年过去,江传民早已忘了家访时说了什么,但沈老师冻得发紫的面庞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些年每次看新闻,一讲到师德师风,我第一个就会想到沈老师。在我的心里,在我们同学的心里,沈老师都是师德表率。后来听说沈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同学们都特别为他高兴,真正的实至名归。”2016年,江传民被评为“首届珠城十大年长孝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告诉记者,如今,沈老师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留给大家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镌刻在同学们心中。
新闻推荐
立德树人强管理 教学相长促发展 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蚌埠三中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蚌埠三中创办于1922年,原名“崇正中学”,迄今已有97年办学历史。蚌埠三中现有学生2578名,专任教师189名。所有教师均...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