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天成公司彩印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生产液体包装膜。陈计洋摄本报记者陈计洋吴媛媛
在延安路和中环线交叉口,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远远望去,一片新建成的厂区格外醒目,这就是蚌埠天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天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厂区道路整洁,厂房外观新颖,各种绿植点缀其中,生机盎然。穿上鞋套,戴上帽子,经过风淋通道吹去浮尘,走进为乳品企业生产定制包装袋的车间,三台机器正在高速生产,一大卷包装膜很快成型。董事长李淑珍正在车间指导生产。“只有经常到生产一线,才能及时掌握生产情况,这样心里才更有底。”李淑珍说。
脱胎于一家小型塑料包装厂,天成包装用了十年时间发展为新三板上市企业。去年11月,公司搬入现在的新厂区,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我们投资3000万元购置了核心生产设备,建设了配套工程和辅助设施。”在一台大型设备前,李淑珍说,“这台设备占了新项目设备投资的一半,靠着它我们可以开发出一系列活性高端食品包装产品。”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天成包装正是蚌埠市“三个一切”服务理念、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见证者和获益者。公司新建项目负责人王诗苗说,从项目立项到施工建设再到工程竣工,其间所经历的各个环节,无不倾注了各级政府的真诚服务。
“各部门办事效率高、速度快,很多环节区帮办中心提前介入,全程指导帮助我们推进。”王诗苗清楚地记得,去年三月份新厂区即将竣工时,由于门前规划建设中的虎山东路未能修通,导致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法运送进厂。公司向蚌山区政府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够帮助解决难题。蚌山区、燕山乡迅速行动,在两个月时间内修通了一条长600米的临时便道,保证了企业按时投产。
服务不仅体现在项目建设上,更体现在推动尽快达产增效上。去年七月份,天成公司一批新购置的设备运达新厂区等待调试,由于从临时用电转为正式用电需要办理一系列审批,这让公司上下很是着急。“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需要对方专家来调试,耽误一天不仅要提高成本,对设备本身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请来的外国专家也在等电,多呆一天企业就多花一天的钱。”王诗苗说,恰逢市领导带队到蚌山区开展“四送一服”调研,公司负责人反映了这一问题,“市领导现场帮助协调解决,第二天供电部门就上门‘送电’了。”王诗苗说,新厂区从建设到投产,真是“一天没耽误”。
周到的服务让天成干劲十足。核心技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新厂区仅研发车间就有4000平方米。“不了解的人会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技术含量低,其实大到设备上的装置,小到印刷色彩的调配,都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在李淑珍看来,近几年,公司累计获得各类专利24项,不仅让企业掌握了同行难以模仿的核心技术,也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如今,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新项目已投入运营,设计产能5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0000万元,上缴税金达到1000万元,可开发出国内领先的核心包装技术,以及活性包装薄膜和活性高端食品包装新产品。
融资难向来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几年蚌埠市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打好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天成包装就获得了2018年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补助,除此之外,公司还享受皖北贴息、省专精特新企业市级配套支持、专利质押贷款省级奖补等十项优惠政策,去年获得各类扶持资金五百余万元。
“我们计划在这里开设一条可降解包装生产线,这是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应该扛起的社会责任。”站在厂区一隅,望着一幢暂时空置的厂房,李淑珍感慨地说,“天成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更应该积极投身新兴产业,自立自强不断发展壮大。”
新闻推荐
□侯超编者按本报3月18日刊登了记者顾楷撰写的《成功的秘诀:愿景、死磕和绝活——读〈苦难英雄任正非〉有感》一...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