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听力是宝宝掌握“语言”这门技能的必要前提,如果听力受损,那可能会影响宝宝的一生。新生儿的听力敏感而脆弱,但在日常生活中,因家人缺乏护理和抚养知识,导致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情况屡见不鲜。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关注耳健康,需要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躺着喝奶
宝宝呛奶引起中耳炎
小雨刚满半岁,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喜欢用小手抓耳朵。妈妈陈女士发现小雨的异常行为后,立即扒拉着小雨的耳朵看了起来。可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小雨的左耳里散发着一股臭烘烘的怪味道,仔细一看,里面竟然还有点脓水。
看到这里,陈女士一下子慌了,立马抱着孩子来到医院,找到耳鼻喉科医生。“我们平时都是很小心地照顾,洗澡的时候也尽量避免让水进入耳朵,怎么孩子的耳朵会这么严重?”对于陈女士的疑惑,医生又详细询问了陈女士喂养宝宝的一些细节,初步确定孩子可能患上了中耳炎。
“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母亲不注意姿势和体位,比如说让宝宝平躺着喝奶,也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听力。”市一院耳鼻喉科医生徐松波说,人体有一种结构组织叫作咽鼓管,它是连通中耳腔与咽喉的通道。但在婴儿时期,咽鼓管比较平直,而且管腔宽而短。如果妈妈让宝宝平躺着喝奶,一旦发生呛咳,奶汁很容易经过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别再乱掏耳屎了
小心越掏越多
“想给孩子掏,又不敢掏,怕把孩子伤着;可不给孩子掏着,又怕孩子耳朵堵住不舒服。”采访中,淮河晨刊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孩子“耳屎”的纠结,难以破解。
事实上,绝大部分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刻意去清理宝宝的耳屎,因为它对保护宝宝听力有一定好处,而且它可以随着头部的震动以及口腔地张合而自行脱落。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负责人董素华解释,儿童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呵护宝宝听力
从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始
判断刚出生的宝宝是否拥有正常听力,仅仅用日常观察和言语呼唤等方式来判断是不严谨、不可靠的,因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视觉干扰、假阳性反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董素华提示:“目前的医疗技术不能完全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生,但通过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伤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使患儿聋而不哑,对提高人口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董素华告诉记者,如果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说明目前听觉功能基本正常,但宝宝还存在出现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仍需要定期随访,因此每个宝宝还应该在1-6岁的时候每年进行一次听力评估。
据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近年来,蚌埠市积极开展听力筛查工作,筛查率逐年上升,2018年度新生儿听力筛查33077人,筛查率达96.38%。
新闻推荐
□叶传芳萍在当姑娘时到蚌埠123医院做过护理工,在那期间,一个江苏军人小伙春,在那里疗养。春被萍的纯朴美丽、端...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