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画像“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夫子说:君子要努力做到话语不多,但做事行动敏捷。”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口才好的人不一定能做好事,做事好的人不一定要侃侃而谈。这就如同我们现在常说的“少说大话,多做实事”。也道出了这句话的两个关键字“讷”和“敏”,是衡量“君子”的标准。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有名的用人高手,他既能驾驭萧何、韩信、张良之类的人才打天下,也能起用叔孙通、陆贾之类的人才守天下。在他身边,有很多能言善辩的纵横之士。太尉周勃不善言辞,“言事曾不能出口”,就是说事情曾经不知该怎么说,口头表达能力实在不咋的。但刘邦却不因此而轻视他,对他仍十分信任,并预言他日“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吕后的两个侄子吕禄吕产分别为上将军和相国,把持了朝廷军政大权。他们试图推翻刘氏天下,自己坐皇帝。危急时刻,周勃与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人合作,智夺吕禄军权。周勃掌握军队后,立即向军队宣布命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帮助吕氏的露出右胳膊,帮助刘氏的露出左胳膊,结果全军都是左袒,无一人右袒。周勃率领军队,一举平定了吕氏的叛乱,诛杀了吕禄吕产。周勃等人随后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时代。周勃不会讲话,但在危急关头用实际行动平定了吕氏之乱,挽救了汉朝的统治,也证实了刘邦“安刘氏者必勃也”的预言。
在识人用人方面,许多有识之士也主张使用“讷言敏行”的人。如汉朝的丞相曹参专门选用那些言语不多、性格稳重、有长者风范的人担任丞相府官吏。对那些能言善辩之徒加以排斥。曹参任丞相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成效显著,国家安宁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清朝的曾国藩素以识人著称,著有《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他识人的标准就是要用忠厚能做事的人,绝不用夸夸其谈之徒。有这样一件关于曾国藩识人的故事:
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当三人前来,曾国藩悄悄观察他们。其中一人不停地用眼睛观察着房屋内的摆设,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另一个年轻人则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剩下的那个年轻人虽相貌平庸,却气宇轩昂,仰头看着天上的浮云。曾国藩随后与他们攀谈起来。曾国藩发现,不停打量自己客厅摆设的那个年轻人口若悬河,和自己谈话最投机,自己的喜好习惯他似乎都早已熟悉。相形之下,另外两个年轻人的口才就不是那么出众了。不过,那个抬头看云的年轻人虽然口才一般,但对事对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说话过直,让曾国藩有些尴尬。结果,曾国藩让和自己谈得最投机的年轻人做了个有名无权的虚职;很少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则被派去管理钱粮马草;而那个仰头看云,偶尔顶撞曾国藩的年轻人被派去军前效力,被叮嘱要重点培养。后来,曾国藩总结说“第一个年轻人在庭院里等待的时候,用心打量大厅的摆设,他与我说话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他对很多东西不甚精通,只是投我所好罢了,由此可见,此人善于钻营,有才无德,不足托付大事;第二个年轻人遇事唯唯诺诺,沉稳有余,魄力不足,但做务实的工作还是不错的;最后一个年轻人虽不善言辞,但这时还有心情仰观浮云,就这一份从容淡定便是少有的大将风度,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显贵他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有见地,这是少有的人才啊!果然,在征战中这位年轻人迅速脱颖而出,后来,他率领台湾军民重创法国侵略军,扬名中外。他就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用好人,则兴盛发达。用错人,则祸害一方。回到今天,蚌埠市正在开展“对标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担当”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正处在建设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需要有一批具有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干部,“讷于言而敏于行”或许能成为我们借鉴的识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新闻推荐
做好平凡点滴事 社区居民都爱她 90后网格员成社区“小管家”
高新玥和辖区民警及时排除窨井盖隐患。本报记者何沛通讯员韩柯贵文/图“喂,你好!我是同乐园社区居...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