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婷婷
社区文体娱乐、节日慰问、知识讲座、邻里关爱互助……在刘刚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新一年度即将谋划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刘刚认为,每一个具体项目的落地与有序运行,都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聚力。
刘刚是蚌埠市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社团成立之初,他便萌发了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念头。“当中心具备成立党支部的条件后,我们第一时间向街道党工委提交了成立党组织的申请。”在刘刚看来,把各项业务工作自觉纳入党支部的监督和指导下,才能确保中心的发展不会偏离正确方向,才能更好地为居民、为社区、为社会服务。
每进入一个新的社区开展工作之前,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一班人配合社工对社区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各个街道与社区实情,为他们量身定制党建品牌和为民服务项目。
黄庄街道是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之一。街道地处老城区,下辖5个社区,辖区内既有回迁的“原住民”,又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新移民”,社情日趋复杂,多元化的市民结构使得辖区内群众有着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区整合等大量而又多样的需求和诉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着更高的期待。同时,街道辖区内驻区单位多、小微企业多,既有政府、学校等单位的党组织,也聚集了大量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单位构成多元,组织类型和党员资源十分丰富。为有效整合辖区资源,中心党支部参与助力黄庄成立了街道区域化党建联盟,实现了在整个街道辖区内小活动各自开展、大活动联合开展,在社区治理层面实现了多元化的“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的局面。近日,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也被市民政部门确定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示范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其它领域党建工作相比,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一直存在推进难等突出问题。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张洪涛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2月底,市级社会组织528家,初步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占比仅为10%左右,党组织已覆盖的社会组织还不足30%。专职工作人员少、党员人数更少、人员流动性大、党员培养发展难等现实问题持续存在,社会组织党组织复杂的隶属关系也导致存在谁都在管、谁都管不到位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曾制订出台《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创新建立“非公工委+若干行业党委”工作模式,成立了11个行业党委,实现了抓业务与抓党建的有机统一。
“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还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促进实现以党建工作带动社会组织事业发展。”张洪涛如是说。
为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压紧压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及时亮明身份、转接组织关系,蚌埠市按照“分类指导、区别施策”的原则,以“摸清党员底数、公益组织先行、突出示范引领、拓展服务功能”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比如,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党员关系在该社会组织的,特别是结构紧密、党员人数较多的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科技类研究院等,要求单独组建、应建尽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党员关系在原单位的,组建“功能型”党支部;对党员人数达不到3人的社会组织,可以按行业相近、产业相通或区域相邻、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联合型”党支部;对大量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要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方式,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为提升“双覆盖巩堡垒”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新闻推荐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春联象征着吉祥,寄托着祝福。喜迎新春之际,...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