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饺子那些事 李秀娟

来源:淮河晨刊 2018-12-25 15:28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们浍北农村有种吃食叫做毛饺子,肚子圆鼓鼓的,有两个尖尖的角,酷似猫的耳朵,所以也叫“猫耳朵”。它通常是用大肉做馅,有点类似于城里大馄饨的东西。做这种吃食费时费事,一般是家里有了喜事,来了客人,或是家里有了病人挑嘴才偶尔做上一次。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年更是难得能吃上几回,我家先生就常常说起关于饺子的故事。

先生兄弟众多,挨肩儿大小,小时候个顶个地能吃。“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在那个年代,稀饭馍馍能放开肚皮吃就很不错了,更莫要说是吃饺子了。因此,对有几次吃饺子的记忆是更加的清晰。农闲时节,偶尔婆婆会赶集割回二斤肥多瘦少的猪肉,回来和韭菜或萝卜加些生姜、葱一起剁馅包上顿饺子,给那几个半大小子解解馋。包饺子是个精细活儿。和面,剁馅,擀皮儿,一个一个捏好,下锅煮好。“今晚家里包饺子吃喽!”馋猫们一改往日在外疯玩,早早归来,有探头探脑,引颈而望的;有钻进灶屋,耐心守候的;有勤快点的帮忙抱柴,添水,烧火……等饺子上桌,一众人等早已垂涎欲滴,猴急火燎的了!接下来饭桌上是稀哩咕噜的声音,那真是囫囵吞枣啊!每个人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到饺子凉好,一碗早就下了肚。至于饺子味道好不好根本无暇顾及。顷刻间,一大锅饺子就被一扫而光。老公属麻利型的,因此留下了抢吃四大碗的纪录!而后,小小灶间里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饱嗝声!几个撑得肚皮溜圆的似乎才想起回味饺子的味道。至于忙了大半晌的婆婆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上几个。

说起吃饺子,老公还会说起一个人——三舅母。那时候,老公已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读师范了。有一次从学校返家,途经舅家时天已黑,决定住上一晚。恰逢舅家包饺子,这对早已饥肠辘辘的老公来说,是头等的好事儿。由于是不邀而至,饺子准备得也不是太足实,但三舅母还是不断地为外甥添加饺子,并再三强调,莫作假,多吃点儿,锅里多着呢!吃到第三碗的时候,老公方觉不好意思,推说已经饱了。说话间,三舅母执意又给他添了一碗,吃完了,才又说:“这下真饱了!”惹得舅家人都笑了!从此,三舅家的饺子,三舅母慈爱的笑容永远留在了老公记忆深处,每每提起不胜感慨。前两年,三舅母生病,我们一家前去探忘,其间又说起吃饺子的事儿,只是,三舅母早已经忘了。

如今,吃顿饺子已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超市里,素馅的,肉馅的,海鲜馅的,各色冷冻饺子琳琅满目;大街上,饺子馆是随处可见,任意走进一家,都能享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可是,不知是味蕾的退化,还是物质的富足,超市里的,或是饺子馆的,都吃不出当年的味儿了。其实,超市饺子再多,却少了慢工细活,手工的温度;饺子馆里服务再热情,却少了亲人的疼爱和家的温情。按说在家里做顿饺子也非难事,但现代职场人压力山大,工作忙碌不堪,一天班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孩子闹,大人吵,哪里还有包饺子的兴致!吃顿纯手工水饺成了奢望。许是老公有饺子情结,许是女儿极爱吃饺子,在我家,无论工作多忙,食材多丰富,我都会不时包上顿饺子。女儿假满返校,老公到外出差,行前必吃饺子;亲朋到家串门,好友家中小聚,饺子也必不可少。不过大多数时候,包的都是那种形状如半月形的水饺(在我们家乡叫做“扁食”)。最近,想起这种叫“猫耳朵”的饺子,就试着做了几回,并进行了改良。改清水煮为骨汤煮,并加入青菜、木耳、葱姜等,营养更合理,口味也更醇香,女儿吃得不亦乐乎,老公也赞不绝口。当然,吃上四大碗的壮举再也不复返了!

作者单位:蚌埠市招生考试院

新闻推荐

建立黄色橙色红色三级预警分级

(上接A1版)此外,当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一天(24小时)时,市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健康防护提...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饺子那些事 李秀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