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作为一个普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自己知之甚少。《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对中华文化各方面悉数介绍,帝王将相、历史遗迹、贤人名士、名著思想、天文地理、节日历法、科技工艺、文艺饮食、建筑交通、宗教体育……涉及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脑海里散存的一点碎片渐次丰满起来,收获颇丰。
《读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分类,把中华传统文化分为名著、蒙学、文化、历史、遗迹、地理等三十四类,精选近一千个中华传统文化的要素,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每个内容表述得都很明确、详细。如“名著”从中华文明的源头《易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大家思想的著作,及汉朝至清朝的史书、典籍、兵书、医著、名著等,内容与由来全部列出,其思想是引领人们前进的伟大光芒。而“蒙学”则重点介绍了传统教育经文,《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笠翁对韵》等,对学生的启蒙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奠基读物。“文化”则介绍了河姆渡、双墩、龙山、大汶口、三星堆等文化,文字文体形成、民艺民物的产生,如剪纸、碑刻、青田石、长命锁、玉文化等。《读本》在内容分类的安排上,显示出了创新的编者智慧和科学性,传统文化绽放出思想的光芒。巨著引领,帝王推动,先贤践行,官制对文化的推动,各民族融合,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各个方面产生的灿烂文化,而文化又推动和加速社会的进程,这些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读本》在广度上按时间顺序和各种文化相辅相成编排。深度上,每一篇章都对文化的某一方面深入介绍,真正做到了经纬有序,深入浅出。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不断前行与更新,经典更需要传承。在联系到《读本》主编马之先时,他说,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久远,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经典传承下去。他和几位编者历经三年,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查阅书籍,研究筛选,又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反复打磨,客观描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而我在看过《读本》后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守住我们中华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
作者单位:蚌埠合家福百大超市
新闻推荐
夜晚俯瞰蚌埠体育中心美轮美奂蚌埠市体育场旧貌换新颜蚌埠体育中心城市新景观1986年,蚌埠首次承办省运...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