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蚌埠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30余年医院一线工作的经历便是一个见证。
我毕业后分配到了蚌医一附院工作,报到时,学姐夫带我们把整个医院参观了一圈,倒把我给转迷了,定了定神才重新识别了方位,知道哪是东内科哪是西内科,哪是胸泌科,哪是普外科,哪是大五官科病区,哪是后建的安徽省肿瘤医院部分……其实当时的医院建筑还不到3万平方米,不及如今的十分之一,病区也只有10来个;进到放射科,见到了隔室的岛津X光机,我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先进的大型X光设备……
转眼几年过去,X光的临床医疗功能得以延伸和拓展,体外震波碎石得以开展,大部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不用手术就可治愈,为此父亲带来了不少他的熟人患者,农民进城医疗的机会多了一些。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医院间的交流也在加强,政府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党的卫生事业,对医院的规模规范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始进行等级医院评审,医院的核心管理部门“医教办公室”职能进一步强化,分设成“医务科”和“科教科”,衍生出“质量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专业学科普遍设立并独立成科,亚专科方向逐步萌生,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中心(ICU)独立建科。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发,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进入新阶段,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2007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蚌埠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成就显著,尤其是抗击“非典”以来,政府加大投入,医疗卫生发展加快,城市医院迅速扩张、医疗费用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医用X光设备升级换代周期变短。父亲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亲情的需要连同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加大,他带乡亲们进城的频率也在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胜利召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基本医改原则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等医改重点任务对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政策正在蚌埠市医疗卫生界的实施与运行中。
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解放了临床医生的劳动力,促进了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亚专科越分越细,对影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用X光设备的专业化程度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大医院的“从小变大”及其医学影像设备设施的“从小变大”将会由县级医院的“从小变大”所替代,并正在转化为诊疗技术越来越精,重点诊治疑难危重疾病的难度加大的相对少数医院的“从大到小”。父亲健在的话,也一定同意我的这一理解。
作者系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办主任
新闻推荐
因“幸福里”小区室外上水干管及消防工程施工需要,将对建国路进行道路全封闭施工。一、建国路全封闭时间为2018...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