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沛)“我觉得这个陶塑人头像很美,在得知博物馆面向全球征名后,希望能提供一点思路。”面对蚌埠市博物馆内陈列的上古陶塑人头像,不少市民纷纷集思广益。
这件出土于中国双墩遗址的陶塑纹面人头像,约6.5厘米见方,只有孩童的手掌大小,它距今已有7300年历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塑人像之一,在考古学上的学名叫‘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它的面部有刺点纹,额头上有太阳纹,很有特点。自9月初博物馆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征集‘昵称’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陆续收到一些有创意的名字,已经收集到国内外观众近千条征名。”蚌埠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面世以来,就成了蚌埠地区文化历史的一个符号。记者看到,在博物馆收到的众多名字中,有很多或诙谐或创意或有学术价值的名字,如蚌埠维纳斯、仰望星空的女孩、守淮灵姝、蚌娜丽莎等等。“作为本地人,对这尊陶塑人头像有着很深的感情。根据它是在淮河岸边发现,我给它起名为微笑的淮河女神。”市民张旭告诉记者,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这个学名太过复杂也不好记,希望最终能起个朗朗上口又非常有意义的昵称,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了解蚌埠。
蚌埠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作人员对征集的名字进行整理,并将这些名字进行公布,让市民进行投票。此外,2018年年底将在蚌埠召开关于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共同讨论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在考古、民俗、美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新闻推荐
早上,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发现了一个蛋壳和一个木板。小虫子问:“这可以做什么呢?”蝴蝶提议:“不如我们做一个跷跷板吧。”大...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