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景 实习生 周艳
市民体育公园位于市博物馆西南角,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给周边市民提供一处健身的场所。 记者 刘晨 摄
家住禹会区秀水一村的殷女士最近发现,小区北门西侧的那片拆迁空地,不声不响就“变身”成一个体育公园。翠绿的草地,松软的步道,还有宽敞的球场,一切都显得那么“高大上”。如今,每天傍晚吃过饭,带着孙儿去公园遛几圈成了殷女士的享受,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娃娃在红色步道上摇摇晃晃,她觉得日子越来越好,幸福感爆棚。
城市的“边角料”摇身一变,成为市民家门口的体育公园,游玩、健身、纳凉多功能于一体,每天好不热闹。借省运会的东风,市规划局对全市18个零星地块进行规划设计,一个个市民家门口的体育公园应运而生,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体验。
城市美了 百姓乐了
清晨微光,凉风习习。顺着龙腾路一直向南,市民体育公园便跃然眼前。这里绿荫环绕,水榭潺潺,漫步其中,着实是一种享受。两侧住宅区高楼林立,这里俨然成了居民区里的天然“氧吧”。
“旁边就是市博物馆,还有超市、电影院等生活娱乐设施,在这里能乐呵一整天。”市民高鹏两年前在附近小区买了一套住房,但一直苦于离市区较远,迟迟不愿搬过来住。可自打这个体育公园开建,高鹏的心蠢蠢欲动,新买的住宅也开始同步动工装修。这不,乐滋滋乔迁新居,周边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清晨傍晚还能到体育公园溜达溜达,别提多惬意了。
和高鹏一样,不少市民都将能享受到这种家门口的便利体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街头公园的功能不仅仅要实现绿色休闲,还要能提供体育健身的效用。利用零星地块体育公园的建设,能有效填补市级和区级体育设施的“空白”区域,是对体育设施布局体系中社区级别的补充和完善。
目前已建成4个体育公园
2018年,十四届省运会在蚌埠市召开,蚌埠也成为除了省会合肥外两次举办省运会的城市。然而随着市级体育中心和各片区体育馆的建设,蚌埠市、区级体育设施布局基本成型,但社区级的体育设施相对发达城市还比较落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蚌埠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突出生态绿色共享的理念。此次借省运会的东风,蚌埠市梳理出18个零星地块进行设计规划,使全民健身与省运会同行,真正将全民健身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逐步构建十分钟步行休闲健身圈,丰富市民的体育健身休闲游憩生活。
据了解,18个零星地块分布于全市六个区内,目前已建成的为公园北路北侧、龙腾路西侧的7号地块、东海大道与学翰路交口西南角的9号地块、解放一路东、沿淮路北的13号地块和红旗一路北侧、纬五路西侧的22号地块。今年,蚌埠市将再实施4个零星地块的规划设计,将其打造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新场所。
实现“运动+休闲+生态”多功能于一体
今年,4个零星地块同步开建,分别为淮上区双墩路南侧、京沪客运线以东的2号地块、黄山大道迎河路东南角的3号地块、席家沟堤坝西侧的19号地块、前进路步行街、纬五路西侧的23号地块。
具体设计中,18个地块根据用地条件和场地适配要求,分别安排五人制、七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气排球场、棋牌桌椅和健身设施等。
其中,要求设施种类要年龄全覆盖,既有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步道和休闲长廊,也有适合中青年运动的篮球场和儿童游乐的健身器械。对于空间较小的区域,建设四面投篮练习场,实现运动空间最大化。植物的选择上,以高秆落叶乔木为主,并运用植物的季相色彩变化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翠的四季景观,实现冬天有阳光,夏天有树荫,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
“设计体现运动+休闲+生态的理念,打造居民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提供高品质的运动设施。”市规划局副局长关于介绍,与此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还同步增加了生态停车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周边停车问题,不断拓展了老城区的公共生活空间,实现城市空间利用与百姓生活等多个主体的共赢。
新闻推荐
蚌埠南站设置18处“一键报警点” 民警最快一分钟内到达现场已成功处置突发警情12件
本报讯(记者何沛通讯员王浩)旅客在蚌埠南站遇到遗失行李、突发疾病等状况,第一时间可一键报警,及时联系蚌埠南站派出所民警...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