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幼身患残疾,遭遇种种挫折,但他不抱怨、不气馁,勇于直面人生,用自强不息改变了人生航程。作为普通人,他开通了全国第一条“振兴中华读书热线”,创办起蚌埠市第一家“私人图书馆”,至今已作八百多场个人励志报告会”,他签定协议,在自己百年之后将遗体和角膜志愿捐献;作为政协委员,他始终关注民生,撰写有关各类民生问题的社情民意150多件、提案80多件;作为残联副主席,他拖着病残之躯为残疾人事业四处奔波,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被誉为残疾人朋友的贴心人。他就是中国好人、蚌埠市残联副主席李东。
2008年12月,李东当选为蚌埠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作为一名没有行政级别、没有工资待遇每月只有两千多元补助的副主席,李东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李东为残疾人朋友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做了多少事,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在他的倡议下,蚌埠市残联聘请了两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对残疾人朋友长年义务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聘请了专业律师作为残联的法律顾问,无偿为全市贫困残疾人法律维权。他使用盲文撰写了全省第一份盲文提案《关于在蚌埠市主要路段增设盲文站台的提案》。为了增强中小学生对无声世界的了解,增进他们与听障小朋友的沟通,旨在对手语的推广和普及,李东学会了使用手语,从此他便经常深入到中小学,为孩子们教授别开生面的“中国手语”课。因为残联的工作费神又费力,又耽误他自己的个人事业,中途李东也有过辞职的念头,但在残联领导和残疾人朋友的再三挽留下,李东留了下来。
“因为这个舞台能和广大残疾人朋友接触,能和他们交朋友,能做他们的贴心人,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了解更多的国家惠残政策,可以传播给大家,让大家能够享受国家这么一个惠残政策,体会党和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温暖。 ”
对残疾人事业的这份热爱缘自他本身就是一名残疾人。 1970年出生的李东,七个月大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并落下左腿残疾。因为残疾,酷爱读书的他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因为残疾,招干考试成绩优异的他,面试时被拒之门外;因为残疾,在批发站送货谋生的他,1997年首批接到下岗通知书。残疾给他带来苦难,也带来坚强和坦然。
“别人的路是走出来的,或者是闯出来的,而我的路是崴出来的。命运给我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就是想让自己的奋斗,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
倔强的李东决心通过自学成才,开始人生的逆袭。为了生存,他摆书摊,跑广告,装裱字画,作自由撰稿人,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他一边通过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一边读英语、学日语、练法语,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他竟精通或掌握了9门外语。利用外语特长,李东开办了“李东外语研究培训中心”,免费为下岗工人、残疾青年、贫困学生培训各类外语。生活逐渐温饱后,不安分的李东又开始热衷于社会事务,他创办了全国第一条下岗职工读书热线,还打造了蚌埠市第一个家庭图书馆。
“道德,需要的是别人不愿做的事,我做,别人不理解的时候,我坚持,别人不注意或放弃的情况下,我继续。 ”
“第一个关键词关于读书,李东老师处于挫折和孤独的绝境当中,给他带来希望,让他坚持走下去的就是书籍,第二个关键词是服务,当李东老师走出绝境过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服务于社会。 ”
从2013年起,李东决定举办“千场励志报告会”,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和人民团体,以自己亲身经历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作励志报告,至今已达800多场,二十多万受众聆听了他的励志演讲。为了帮助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李东还多次走进蚌埠监狱、合肥蜀山监狱等省内多家监狱,作人生励志精彩演讲,并对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开展爱心帮教和资助活动。
“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励志报告会,通过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这些感悟,来影响周围更多的人,不光是我们健全人,成功的人士,更想给那些失败者、弱势群体、还有一些即将或者以后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让他们有着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来真正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
如今担任蚌埠市营养协会会长的常冰曾经是一名下岗女工。在李东的鼓舞和启发下,常冰下岗后自主创业,成为一名专业营养师。
“如果没有李东,我觉得我不会有今天,最起码还在很低落地很迷茫地过日子吧,最起码我现在在做公益,在做科普,在做营养,我觉得我很满足。
“我要继续作下去,一直作到千场报告会,千场报告会作完后,我立志再作万场励志报告会,一直走完我的人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励志报告会也就在诠释着我的人生,以及对于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人生道路,我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我就想去做这个事,就想去做一个光体,哪怕是照耀一个人,我也觉得是有意义的。 ”
——李东
“上天赐予人类第一种光芒——阳光,人类又创造了第二种光芒——灯光,然而这两种光芒从来就不足以照耀和温暖人类生活的全部,所以,我渴望第三种光芒——道德意志之光。 ”就是在这第三种光芒的指引下,他超越了自卑,跨越了死亡,经历了他人生的三大洗礼:
“血洗人生,血代表代价,泪洗人生,这泪代表情感、汗洗人生,这汗代表劳苦,在我人生中,这三种洗礼,每一笔都是一笔精神财富。 ”
新闻推荐
秉一种精神,守一份坚持,执一方信念,做一名匠人。李继民,蚌埠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包装机维修组长,37年坚守生产一线,用精湛的维修技...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