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电动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今年,公安部紧急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包含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近日,记者走访蚌埠市多个小区,发现电瓶车充电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乱拉充电线的现象,甚至仍有少数居民在楼道内充电,而充完电的插座也不及时回收,扔得随处都是。一些新小区虽然安装了充电桩,但不少车主并不买账,依然拉扯电线充电。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小区物业和社区居委会应当加强宣传和进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居民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并按要求停放电动车和为电动车充电。
吉安里小区,充电线从七楼放下来。
太平街小区四号楼,电瓶车正在充电。
近期请关注《全媒体策划:文明的距离46》。
欢迎读者以《我看身边的文明差距》为题,把您身边还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记下来,发给我们,我们将十分感谢。可以直接寄送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给淮河晨刊编辑部(邮箱:4034444@126.com),特别欢迎您登录淮河晨刊微信提供线索、发表看法。
新闻推荐
警方:车门没锁,女童不会开车门 提醒:车主停车后要及时锁好车门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