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子湖区东升公共服务中心施家洼社区热闹非常,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正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伴随着“咚咚锵”的锣鼓声,社区玉兰黄京艺术团的票友们为居民表演了一出出精彩剧目。
“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现在社区党员学习活动条件比以前更好。”施家洼社区党委书记朱莉说,“活动丰富了,居民也更愿意参加。”
施家洼社区地处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构成相对复杂,社区工作难度也更大。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一直是社区两委班子挂念于心的问题。近年来,社区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形成“党建带动群建,群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格局,通过开设群团组织服务窗口,提供群团组织服务项目,积极孵化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多途径、精细化的服务。
施家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集中了社区孵化的多个社会组织,“徽姑娘”巧手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摆放着四台缝纫机,最初由社区居民张莉、曹晓敏发起。“别看这工作室不大,这几年培训了不少人。”朱莉如数家珍般地展示着工作室制作的背包、儿童衣服等,“这纯手工棉衣,网上销售供不应求!”在社区的大力扶持下,“徽姑娘”巧手工作室已逐渐发展为以教授妇女手工编织技术为主的创业培训基地,并被列入龙子湖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
随着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施家洼社区注重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一楼服务大厅设有党建群团等10个为民办事服务窗口,居民来办事可享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步入三楼的党员和居民活动阵地,党员活动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室、文化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这些功能室同时也是“妇女之家”、“老年协会”、“青年之家”等群团组织的活动阵地,并全部免费向党员群众开放。
“功能室的建成让群团组织有了活动场所,他们经常自发组织活动,自管自治能力逐渐增强,不仅让社区活动丰富多彩,也在社区共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朱莉看来,再好的硬件也必须用到实处,只有实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针对社区党员人数多、来源广的特点,施家洼社区探索创新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党员划分为社区党组织书记、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高龄党员等九个类别,设置医疗义诊岗、安全巡逻岗、政策宣传岗等22个公益性岗位,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按季在公开栏公示,年底对优秀党员进行评比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警示,确保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真正发挥作用。
标准化建设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提升,也带动了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过,施家洼社区两委班子并没有满足于此,针对有的老党员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及时参加党组织活动的问题,朱莉和同事们正拟定新的计划。“我们想把党建工作和网格员工作结合起来。”朱莉表示,他们计划成立楼道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把优质服务随时送到党员群众身边,同时也让党员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新闻推荐
毒品次生危害凸显 衍生其他违法犯罪 三年来全市法院审理涉毒刑事案件851件,案发势头得到控制,涉毒新型犯罪增多
本报讯(记者吴媛媛通讯员王龙江)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2015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涉毒刑事犯罪案件851件,涉案被告1...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