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瑶)昨天开始,蚌埠市又恢复晴好的天气,今天开始则是晴热,最高气温回到30℃以上,本周入梅基本上是没戏。6月底7月初是蚌埠市常年平均的入梅日,从目前的监测分析,还未达到入梅的标准。
今天夏至,可以吃面
今天12时24分我们就迎来“夏至”节气,这意味着一年最热的阶段即将到来,不过,今年夏至的气温倒是还不算太虐,今天的最高温31℃,在夏季来说这个温度算是很温和了。但夏至毕竟开启了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吃货们怎能不了解这个季节的饮食变化?气象小姐姐要“敲黑板、划重点”了,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夏季因为多汗,体内的盐分损失过多,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夏至除了饮食清淡,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当然,还有多喝水、睡眠充足等等适用于全年的养生法则,在夏至节气到来以后依然有用。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受南北方风俗的影响,老蚌埠人在夏至这一天吃面也是很重要的习俗之一,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什么阳春面、干扣面、三鲜面、冷面、打卤面、炸酱面都能搞起来了,这大概是因为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今天是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所以,才有了那句酸话——“夏至后,想你的夜会越来越长。”夏至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周末开始“爱哭鬼”又要来了
本周的工作日天气总体来说还算舒爽,大家且过且珍惜吧,因为蚌埠气象台说,在23日之前,蚌埠市处于北部大陆高压南部边缘,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略高,但又不会像北方那样高。但之后随着副热带高压向北进军,目前处于南方的雨带也会随之向北移动,所以24日开始,蚌埠的天气又将开始展现它“缠绵多情”的一面,全市将进入一个多雨的时段。
蚌埠的“梅”还在路上
这几天,很多城市都在宣称自己“入梅”了,而蚌埠的“梅”可能是个慢性子,还没到。“今年现在的雨季在南边,我们这边还没定,现在还不符合入梅条件,雨带稳定在南方,需要再等等看。”蚌埠气象台的专家说了,梅雨要依据大气环流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并非体感。根据不同的地域,梅雨可以划分为江南梅雨、长江中下游梅雨和江淮梅雨。安徽省地理位置偏南一些的地区已经先达到了入梅的条件,但全省南北跨度较大,各地区情况不一样,地处皖北的蚌埠要入梅显然还要再等等。以往,蚌埠市入梅的时间都是集中在6月底7月初。所以,距离蚌埠市入梅的时间也不远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平选)日前,由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蚌埠市直机关党务干部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市委党校举行,市直机关、县区直机关工委的...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