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老船民”捐赠“老物件” 再现淮河船民生产生活 藏品将在市博物馆展出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5-17 16:2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何沛 文/图

袜底板子、板凳、锚链、木桶……乍眼一看,或许这些东西你都似曾相识。正是这些东西,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淮河两岸的船民真实的生活。

市民郭童新的祖辈,便是淮河上的船民。他们常年生活在船上,一代代人在淮河的滋润下繁衍生息。多年来,郭童新收藏了一些当年使用过的船上工具,这些工具记录着多年前淮河船民的生产生活。近日,他将锚链、袜底板子等一批藏品捐赠给蚌埠市博物馆,该馆将会将陆续展出。

“老物件”反映老船民生活

郭童新,今年70岁。据他介绍,他家祖辈生活在淮河上,他的父亲曾是淮河上的船民,靠打渔摆渡为生。“1916年,我父亲不到18岁,就开始真正的使船。”郭童新回忆道,当年家家户户使用的都是木船。而他的父亲不仅使得一手好船,还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活。

郭童新手里,提了个小木桶。据他介绍,这个小木桶就是他父亲亲手做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木桶把手上一处清晰的拴绳印记,可见当年这个木桶的使用频次非常高。

对此,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向记者解释道,在船上,船民可以通过木桶从河里打水,用来对船上的木板进行冲洗。这个木桶年代久远,用的时间也很长,从拴绳的痕印便可以得到印证。

在郭童新捐赠的藏品中,不仅有父亲手工制作的木桶,还有铁质锚链,它用来连接船体与锚。和现代工艺的锚链相比,郭童新父亲手工制作的锚链,在每环之间,几乎找不到连接的痕迹。

让记者感到比较新奇的是一个名为袜底板子的东西。“这个像木屐一样的东西,叫袜底板子,也是当年父亲自己做的。”郭童新介绍,这个袜底板子,其实就是专门补袜子用的。

记者了解到,船民以船为家,常年在水上漂泊,生活用品不容易买到。当年所有的工具,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这些生活工具历经多年,在家庭的多次迁移中,被完好保留了下来。

悠悠淮河水深深淮河情

郭童新带着多年珍藏的“宝贝”,来到蚌埠市博物馆,唯一的心愿便是,想将这些藏品捐赠出来。

“淮河水最甜,蚌埠的淮河水、泥土是最香。”在蚌埠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郭童新,对蚌埠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结。他说,过去有句俗话,叫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我年纪大了,想把这些东西献给蚌埠市博物馆,不仅能得到更好的保管,也代表了我的心意,还让更多的市民都能观赏到这些藏品。

郭学东告诉记者,这些藏品有一定的价值。它们可以证明,当年蚌埠是淮河流域的大码头,很多木船在这里停泊。这些木船在这里保养、维修,而对船只养护的工具,都是船民们日常使用的。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在数千年历史长河的进程中,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收藏不断壮大。据蚌埠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博物馆而言,民间捐赠的意义十分重要,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蚌埠市博物馆馆内,民间捐赠收藏品占据了重要一席,一大批珍贵藏品得以更好的收藏、保管和展示。蚌埠市博物馆陆续将郭童新捐赠的物品一一进行展出。

新闻推荐

人保财险“空中120”闪亮登陆直升机空中救援项目启动仪式

市民驻足参观救援直升机5月12日,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由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办,中国人保财险蚌埠市分公司承办...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船民”捐赠“老物件” 再现淮河船民生产生活 藏品将在市博物馆展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