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大年初七,也是狗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俗话说,没出正月都是年,所以这一天,我早早回到赵湖村,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去给贫困户们拜个晚年。在尚未消散的年味中走村入户,与村民、村干部闲话家常时,意外得知二三事,让人备感温暖……
今年1月16日,对于赵湖村贫困户赵冬茫家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他家的二小子子航虚岁六岁了,按照当地风俗,要把脑后留下的那撮胎毛剃掉,俗称“剃鸭毛”。
巧了,包保赵冬茫家的帮扶责任人,当天去他家入户走访,见赵家正在摆酒请客,忙问缘由。得知赵家正在给子航“剃鸭毛”后,帮扶责任人又问村干部,“按照咱们赵湖的规矩,家里亲戚遇上这样的喜事,应该怎么随份子啊?”村干部答道,一般都是包个红包,意思意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入户走访时,这位已经把赵冬茫一家当成亲戚走的帮扶责任人,给子航包了个红包,硬塞到了赵冬茫的手里。
赵勇护家,也是赵湖村的一户贫困户,去年夏天,他家大闺女紫妍初中毕业,考取了一所坐落于蚌埠市市区内的中职学校。9月开学后,紫妍开始了她的校园新生活,我想去学校看看孩子,却一直不得闲。这次去赵勇护家里拜年,闲聊中说起这件遗憾事后,紫妍的妈妈王大燕、村干部竟都是一脸错愕,“紫妍开学都是你们报社的人送去的,这事你怎么会不知道?难道不是你安排的吗?”
汗颜中,我了解到,原来,包保赵勇护家的帮扶责任人,在了解到紫妍考上中职学校后,问清了孩子报名的日期。随后,这位帮扶责任人自掏腰包给紫妍买了些生活必需品,又在家里找出了一些穿的用的东西。开学那天,这位帮扶责任人开车接到紫妍后,亲自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陪着孩子办好了入学手续,又拎着大包小裹把孩子送进寝室安顿好,这才离开。而这一切,这位和我很熟的帮扶责任人,却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半句。
在拜年时,我还得知,一位帮扶责任人在得知所包保贫困户家中老人扭伤脚踝后,主动帮他购买膏药,老人感激不过,要掏钱给她,这位帮扶责任人坚决不收,老人只好抓出自家炒的瓜子,硬塞进她的口袋,以表谢意……
这样的事,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在来自蚌埠日报社的帮扶责任人和赵湖村贫困户之间,还发生了很多。而这些事的发生,让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交朋友、攀亲戚”的承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在淮畔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
新闻推荐
暖心的绿色通道 畅通的春运之旅 本报记者 何沛 通讯员 盖晓霜
春运期间,高铁蚌埠南站人流量激增。在人潮涌动的火车站,一名重病旅客需要乘车去往上海治疗。针对其特殊情况,高铁蚌埠南站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2月18日中午,高铁蚌埠南站迎来节后首个客流返程高峰。...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