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淮飞
狗年的春节长假过去了,今年春节是蚌埠成功摘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后的第一个春节长假,这个春节,我们过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禁放烟花、酒桌文明、拜节俭年、赠新年书、送精神礼物……文明的过节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于潜移默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节日生活,在欢度佳节中倡导了文明新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宴请奢侈风气渐行渐远,人们的礼品消费渐渐回归理性。我们的社会风气整体是在提升,老百姓也有着文明新风劲吹、不文明劣习受到遏制的共同感受。公众文明素质呈现向好态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社会文明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仍存在,比如,随意乱丢垃圾的行为没有杜绝。春节期间,每天清扫的垃圾量是平时的数倍。在蚌埠市的各游园,仍能看见丢弃的纸巾、塑料袋等垃圾。这些不文明行为成为美丽风景中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求取年味并不等于因循陋习,在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同时,必须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人人都盼望“欢度春节”,但自己的欢度,能否也让环卫工人省一省心?人人都希冀“万事如意”,但如果贪图个人小便宜而不顾公共大格局,岂不会让社会文明承受莫大负担?人人都祈盼“万象更新”,除了洒扫庭院、新桃换旧符,是不是也该给生活风俗来一番大扫除?过年的本来含义,在于幸福团圆包容,在于催人奋进、引人向善。从这个意义上看,讲文明、重德行,才是对节日的最好回馈。
本报2-9版今日推出“文明过年”策划。希望提醒广大市民,提升社会文明的品位,离不开每个人的自尊自律,别再把自己当作社会文明的旁观者,从心动走向行动,我们一定能翻开文明新篇章。
新闻推荐
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报道,农历狗年的脚步渐近,岁末年初,正是盘点总结的时候。前段时间支付宝、美团等APP各项年度账单刷屏朋友圈,昨天这份属于蚌埠人的收支账本也新鲜出炉。据国家统计局蚌埠...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