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政府法制办向社会公开征集市政府2018年至2020年立法项目建议,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均可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三个方面提出立法建议项目。(2月2日《蚌埠日报》A1版)
市民个人可提出政府立法建议项目,这是蚌埠市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的一项创新之举,扩大了市民有序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有利于凝聚全市的智慧和力量,使蚌埠市立法工作更能体现民意、汇聚民意。同时,为了让市民提出立法建议时注重质量,还要求所提项目应围绕蚌埠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从蚌埠市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向社会征集立法建议,市政府法制办考虑得很充分、很全面。不过,作为普通市民来说,除了积极响应多提好建议好方案之外,还应在地方性法规施行后多多参与监督。因为,监督往往比建议更不容易,更难做到。比如,《蚌埠市龙子湖景区条例》2016年施行以来,每到夏秋季节,在龙子湖几处木栈桥上仍不时露出钓鱼者的身影,尽管岸边的标语牌上明确写着禁钓的细则,尽管有物业管理人员的巡查,但垂钓者仍然是各显神通,有的不用钓竿直接用鱼线,有的躲在芦苇深处,而在钓鱼者享受“愉悦”的同时,路过的市民要么一旁观看,要么视而不见,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等现象,使得群众监督形同虚设,让人不禁叹息。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法治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了法治的权威和公信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没有严格的执法行动,没有群众参与监督实施,再好的法规规章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在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注重监督实效,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监督、主动监督、有效监督的作用。既要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又要在法律法规实施中主动监督他人,像遇到龙子湖边乱钓毒鱼行为时,就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敢于监督、有效监督,为保护龙子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自身的一份努力。当然,群众参与法治监督也是一个贯彻落实的过程和一个长期的行动,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越广泛、越有效,法治建设才能阔步前行。要采取措施保护群众监督法律法规实施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实施监督时的权益不受侵害,并不断加大群众监督力度、畅通群众参与监督渠道,提高法治监督水平,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机关效能好坏直接影响工作办事是否高效、运转是否协调、行为是否规范。市公路局坚持把效能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总抓手,从制度入手,通盘筹划,持续深化,力求在坚持中取得实效。去年以来,市公路局直属分局...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