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讯报道,“如果没有这次事故,儿子今年就上高一了。"燕山乡田荣村村民黄红升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16岁的儿子黄志远发生交通事故,至今一直在蚌医二附院进行治疗,治疗费用已经花费近40万元。“现在孩子情况很不好,已经进行了第五次开颅手术,还出现了持续高烧的情况,希望儿子能顺利挺过去。"
“我平时在建筑工地接点活,每个月也就3000块钱,孩子母亲偶尔打点临工,每个月也就千把块钱的收入。现在大儿子在重症监护室,后续治疗还要继续,小女儿也要上学,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在2月6日举行的市救急难基金会接收捐赠暨2018年首批救助金发放仪式现场,黄红升替儿子领取了1.5万元救助金。拿到这笔钱,他泣不成声,不停地对救急难基金会表示感谢。“这笔钱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就是及时雨。"
蚌埠市救急难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首批直接救助5户家庭,累计发放救助金15.5万元。2017年全年,市救急难基金会合计发放急难救助金57万元,其中最高直接救助4.5万元,平均救助金额达2.85万元,为20户家庭化解“急难愁"。
据了解,去年市救急难基金会通过爱心企业捐赠、慈善义卖、定向捐赠等形式,筹集救助资金139.2万元。另外,市级福彩公益金从去年开始,每年向基金会资助40万元,为基金会的业务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善款筹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基金会的救助能力,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企业参与进来,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基金会将结合公开募捐资格的取得,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把线下传统募捐形式与“互联网+"的网络募捐方式有效结合,充分运用基金会微信众筹平台,让新媒体、互联网等更多新兴业态融入到慈善募捐中来,继续在网络募捐领域寻找募集资金突破口,充实基金会资金池,提升基金会的救助能力。此外,基金会也将根据资金情况,积极谋划针对扶贫对象、低保户群体的救助项目,打造让捐赠者放心、让困难群众受益、让社会认可的精品救助项目。
新闻推荐
物业起诉业主不缴物业费 业主为何屡败诉? 律师提供正当维权实操指南
本报记者陈瑶物业费纠纷这种“城市病”早就见怪不怪,存在多年。当其中矛盾纠纷无法调解,物业和业主要对簿公堂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那么,业主的正当权益到底该如何维护?业主突然收到传票,因不缴纳物业费...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