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开放式走廊一到大雪天气,到处是积雪。
本报讯(记者 曹梦晴 文/图)“我们家已经停水十多天了,中环水务工作人员查看现场后说水管冻住了,要维修必须等化冻以后,物业也表示没别的好办法,看样子,我们要过个没水吃的春节了!”近日,家住佳源东方都市47号楼的业主沈女士多次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映。
不止一个小区出现水管上冻停水
“我们多次给物业打电话,要求物业想办法配合中环水务维修水管,可面对上冻的水管,物业表示没有办法。”在沈女士的多番催促下,物业工作人员只是往沈女士家里拎了几桶水。本来搬了新房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家里没水用,这可愁煞了沈女士。
和沈女士所住小区一样,蚌山区某一小区也出现水管上冻停水的情况。近期,有网友反映,他们小区不仅水管上冻停水,就连电梯也被冻住,无法使用。在网友提供的照片上淮河晨刊记者看见,由于水管爆裂漏水,电梯已经上冻,门框变成了“冰瀑布”,楼道走廊里的积水也结上了冰,就连楼梯间消防通道也没逃过上冻的结果。停水加上电梯无法使用,楼道又上冻,不知这个小区的业主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邻里见面:“你家来水了吗”
“别的小区邻居之间见面了问候一句都是你吃了吗,你回来了,我们小区邻居见面都是一句话,你家来水了吗,你今天洗脸了吗!”据国祯广场业主介绍,他们小区也已经停水有半个月以上的时间了。
“如今我们每天过着没水吃的日子,水要从外面打回来,厕所不敢上,洗衣服全用手洗,一连三天不洗脸那是常事。”家住国祯广场2号楼的业主刘先生介绍,该小区四栋楼,从两个礼拜前的雨雪天气开始水管上冻造成小区全面停水,200多住户没水用。并且小区中、高层消防水管全部冻坏,整个小区消防系统瘫痪,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国祯广场小区。小区楼房一梯六户,走廊过道铺设着镜面地砖,该小区每层楼的走廊过道,都没有封闭,安装了1.2米高的护栏。由于过道没有封闭,加上镜面地砖的铺设,造成了小区在寒冬雨雪天气里的一系列灾害。当天上午,冬日暖阳高照,但是在国祯广场的楼道内,却是寒风刺骨,记者在现场站了半个多小时,手脚麻木。由于这里气温较低,不时有寒风贯穿,地砖上滴水成冰,踩在上面犹如踩在镜子上无比的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在国祯广场小区,每层楼的走廊上方有消防管道,包裹着薄薄的一层银色保温材料的消防管道,似乎抗冻能力不够,很多消防管道都已冻坏脱落,管道里面的水凝结成冰尚未化冻,一些脱落的管道直接被扔在楼梯上。“消防管道冻坏,就意味着消防系统瘫痪,这如果发生火灾,可就危险了!”
业主试图用电热毯焐热管道
国祯广场小区业主刘先生说,小区刚一停水,他们就拨打了中环水务热线,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后发现,由于小区设计不当,分水管道全部埋在走廊过道瓷砖下,加上走廊过道没有封闭,气温低,造成分水管道上冻后无法流通,分水管道是住户的进水管道,管道上冻就意味着无法正常供水。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工作人员除了临时设置出几处取水点供居民接水用外,每天只能在现场抢修和疏通主管道。
“水务公司工作人员说,要想恢复分水管道的使用,必须等水管化冻,虽然我们多次找到物业和开发商,可换来的总是一句话‘我们是按设计图纸施工的\’,就再也没了下文,出了事情之后,物业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配合水务公司抢修水管。”刘先生表示。
为了早点让家里有水用,小区业主们纷纷采取各种方法自救,希望让分水管道早日化冻,恢复供水。在2号楼一住户门前,业主准备了三个电热毯铺在地砖上,再盖上垫子,接上电线,但由于不知地砖下铺设的分水管道具体在何处,只能靠一点点挪动位置用电热毯加热的方式希望把管道焐热化冻。
中环水务:受冻停水的均为小区高层建筑
针对此事,中环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日前蚌埠市进入极寒天气状态,且持续低温,造成一些小区供水管道受冻。对此,该公司对一些受冻情况集中的小区进行查看并分析。“今年极寒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低,降雪多,受冻小区均为高层建筑,阳台设计多为开放式,有的小区建筑设计的户型不利于自来水管道的防冻保温,通往用户家中的内部管道铺设在开放的露天空中走廊内,且掩埋过浅,有的直接铺设在瓷砖下,上面落有积雪。”该负责人表示,对于受冻损坏的供水设施和管道,中环水务已经全力保障维修。面对低温天气,市民要提早做好预防措施,用泡沫保温管、石棉制品、旧棉衣等,将裸露室外的水管缠绕、裹紧。
采访中,有法律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此外,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物业公司也应对该部分水管线承担管理义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靳瑾)“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昨天是立春,也是空气污染黄色预警解除后的第一个周末。虽然气温继续走低,但阳光明媚加上久违的“蚌埠蓝”,让人精神振奋,忍着寒冷也要走出家门享受春光。春天...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