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苗成韬
“有事就找110!”已经成为人们最耳熟能详话语之一,然而“ 110”也并非万能,到底什么样的事情找“110”可以解决呢?在拨打“110”时,又应该注意哪些?1月10日,是全国第32个“110宣传日”,淮河晨刊记者对市公安局进行了采访。
哪些事项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
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民警们忙个不停,不断接听着全市各处打来的报警求助电话,并进行记录,安排处置。“全市范围内,每天平均能接到大约2000个报警求助电话。”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张玉良介绍,“然而,在这些警情中,有不少属于恶意骚扰、谎报和无通话的警情。”值班民警也告诉记者,每天都能接到恶意骚扰的报警电话,有时,此类无效报警甚至接近一半。“此外,希望市民在遇到非紧急类求助时,能够合理选择求助途径,例如水、电、气报修,政策事务咨询等时,如果通过正确渠道进行求助,不仅效率更高,对110资源也是一种节约。”张玉良说,“110是一种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需要珍惜。大家应为身处危、难、急、险的市民群众留出报警求助通道,把有限的警力,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呢?“刑事案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的群体性事件,火警、交通事故及其他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等五种类型是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张玉良说。
此外,张玉良表示,当市民遇到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紧急求助事项等,也可以拨打110进行紧急求助。”
报假警要受到处罚
“民警同志,你来评判下这个西瓜熟没有?”
“舅舅被上小学的外甥打了,报了警。”
在每天的处警警情中,“110”报警服务台总能接到这样的奇葩警情。然而,在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警情背后,很可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浪费警力资源。然而,要知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对谎报警情者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若情节较轻,也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去年,双墩派出所就对谎报警情的吴某某进行了处罚。原来,当日吴某某报警称自己在荷花园门口被打了,人在医院。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时,吴某某称,“当日,自己准备骑电动车时,电动车被一辆白色越野车碰到,双方发生纠纷。随后白色越野车下来了6名男子对其进行殴打,其面部被这些男子用砖头砸伤,导致鼻骨骨折。”民警经过连续多日调查,最终查明,原来,当天吴某某酒后骑电动车时,在荷花园小区内摔伤,面部撞上了路牙石,造成面部受伤、鼻骨骨折,因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家人和朋友说出实情,竟然出此下策谎报案情称自己被打。
编造事实谎报案情的吴某某已经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正常执法办案,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被给予了行政拘留7日,并处于罚款500元的处罚。
“还有部分报警人为了让民警快速到场,刻意夸大其词,描述的情况与事实并不相符。”张玉良说。那么怎么做才能正确拨打110呢?张玉良说,“报警一定要就近、及时,要准确详尽详实的说明问题,实事求是,民警赶到现场时,要主动协助警方处置警情。这样,警方才能更好的对状况进行妥善处置。”
新闻推荐
蚌埠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1月9日通过蚌埠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内务司法(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教育科学...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