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年创城,一朝梦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绝不单纯为了争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而是加强城市软硬件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过程,更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过程。而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我们创建成功的根本所在,更是蚌埠创城的永恒动力和深远立意。
让文明深入人心,让创城造福百姓。创城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把创城作为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抓手,始终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把顺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贯穿于创建工作全过程,紧扣群众衣食住行,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项一项推动、一件一件落实,既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可观可感的实惠,又有效促进了文明行为养成,创建活动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人心齐,泰山移。在中央文明委组织的问卷调查中,蚌埠市群众对创城的支持率、满意度全国领先。高支持率、满意度的背后,是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正是打实了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迸发出创建文明城市最强劲的动力,这股力量源泉将伴随着文明建设的永不止步而生生不息、永葆生机。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认识新矛盾、顺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需要我们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始终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健身、体育、休闲等民生事业,推动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看病上学、养老托幼、公共设施、公交出行、农贸市场、食品药品安全、物业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借鉴宏业一居的经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推广碧水蓝天社区的做法,以党员为骨干、各类人员共同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
我们要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既要有为,更要善为,既要有尺度,更要有温度,增强城市的舒适感、幸福感、认同感和安全感。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更加充分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积极力量,凝聚起人人珍惜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奉献这座城市的强大正能量,夺取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充电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应通过建设新能源汽车示范充电站,在全市乃至全省形成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络不用“喝油”,充上电就能跑,而且更环保节能。随着新能源...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