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言谈儒雅干练的杨明松中等个,身材适中,面色红润,标准的国字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考试进入蚌埠市印染厂,由于能写会画,被提到车间办公室搞宣传。那时他出的黑板报图文并茂,渐渐地他在整个纺织系统出了名。后调入厂工会,从事专职宣传工作。
从事工会工作之后,杨明松真正地做到了把爱好变成了工作。工厂地处蚌埠市禹会区西边(那时称西区),远离市区,并且交通不便。工作单位的偏僻,使杨明松脱离了世俗的干扰,一心练他的书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纺织厂与印染厂合并。杨明松与书法家潘成华老师成了同事。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了知音,他们互相帮助与鼓励。“潘老师在书写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匪浅”直至如今,他在谈到潘成华老师时,仍然充满敬意!
杨明松喜爱行书,初临宋代米芾,后涉晋人,尤重临习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以古人之写字章法为基本骨架,重视字的线条与视觉效果,中锋用笔,使字的线条有立体感。所书之字立于纸上,给人以圆润与美感。他四十余年的临帖,对于传统文字的传承与热爱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他指着所书的一个“贤”字,然后从怀仁集王羲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中找到这个字,其笔法走势与书圣无二。我惊叹杨老师对古人的敬仰,对中国文字的热爱。
杨明松的字气势磅礴,大张大合,宽广与厚重的风格既保有传统文字的风骨,又不失现代书者对文字的个性化理解与诠释。他曾说:用心书写,才能让每个字走进读者的心中。是的,每个字都是有情感有温度有生命的生物体。
四十多年的磨砺,杨老师不仅在书法上日臻完善,其高尚的情操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捐赠无数作品给学校,机关,常年坚持把书法作品送到农村,送到基层。
杨明松老师,严谨治学,低调做人,谦虚谨慎,他从不以书法名家而自诩。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在蚌埠市创建了“明松书法艺术培训班”,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学校进行书法培训,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竭尽全力。
杨明松老师先后培养出近百名书法艺术新秀,在建党90周年全国小学生书画大赛中,他获得了国家级辅导金奖,被授“全国基础教学明星”,在市第三届“珠城杯”少儿书画比赛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等。
著名书法家潘成华曾这样评价杨明松老师:“他是蚌埠市在书法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得最好的书写者之一”。
新闻推荐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困惑可不少 专家:关注教育是件好事,但要避免过度关注
本报记者周芳林文/图在幼儿园有没有尿湿裤子?中饭可吃饱了?有没有被欺负?感冒了要不要继续送幼儿园……家有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总是有着各种困惑与担心。连日来,淮河晨刊记者走访了蚌埠市城区多家幼...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