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十里清淮上 □吴晓梅

来源:蚌埠日报 2017-10-12 19:21   https://www.yybnet.net/

雨,在初秋的风中有些凌乱,是两个季节作别时的心绪。

蚌埠市胜利东路经中环线转003县道,不足三十分钟,我们到达千年古镇长淮卫。

此时的心情藏着愧疚,天天嚷着去看别处的美丽,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

同时,存着敬畏,临行前做的功课,让我穿越到千年之前。

千里淮河奔流不息,忽然累了,抑或流连美景,在此处稍作停留,渐渐形成一个水中之洲。洲上细沙遍地,质轻色白,遇风成团飞起,一定是一位着青色长衫的书生,见阳光下飘舞的沙团煞是好看,便为无名洲起了一个悦耳的名字——粉团洲。

后来黄河夺淮入海,泥沙淤积,沙洲变成了土洲,并和淮河南岸连成了一块,但粉团洲的名字一直延续。据《凤阳新书》载:公元958年,周世宗柴荣率兵南征濠州(今临淮关),夜取粉团洲。有了驻军,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至唐宋,这里发展成了集镇。集上开有棉布、杂货、土产店铺数十家,茶楼酒肆俱全,生意兴隆。

时间到了公元1073年,苏轼在泗州过年,乘船沿淮而下时,看见大雪覆盖的粉团洲,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写下《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正是其中“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的诗句给了明太祖朱元璋易名的灵感。

话说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决定设中都八卫,粉团洲为其中一卫,总觉得粉团洲卫的名称不甚满意,一日,诵读经典,读到苏轼的诗后拍案叫好,从两句诗各摘一字,把粉团洲易名“长淮”,定为长淮卫。喻长淮卫如千里淮河,波涛滚滚,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

当时的长淮卫可谓盛世空前,不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路、陆路官商云集,而且高筑墙,深挖河,大建庵观寺庙,兴建朱元璋宗室“十王四妃墓”、驸马黄琛墓和莫家园、毕家园、苏家园三处千余亩的御花园。很快,长淮卫成了方圆百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沿淮重镇,也是风景秀丽、庙宇生辉的游览胜地和文人墨客吟咏之地。朱元璋除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孟冬,准备祭品、亲书祭文、前往十王四妃墓祭祀外,每隔十天半月,必来长淮卫赏花观景。

长淮八景渐渐闻名遐迩,一景十里屏障,二景桥畔花香,三景三山夹井,四景百鸟啼宿,五景夜聚万灯,六景日月流云,七景古庙结群,八景日渡千人。直白的描述在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安居乐业的祥和画面,悠久的历史又会蕴藏着多少古迹和传说,让人心生向往,浮想联翩。

此起彼伏的“嘀——嘀——”声硬生生将我拉回现实,正寻思着长淮卫还有多远,路北有一门楼,门楼上刻着:古镇长淮卫。

上前细看门楼,灰色的水泥结构,顶部铺着红色的瓦,看不出什么风格,古镇长淮卫的下面刻着农贸市场,建于1997年。进门楼向北走进巷子,就是一个寻常的农贸市场,想找个人问问,都是忙着买和忙着卖的身影。继续沿街往东走,不远处又一个门楼,飞檐、灰瓦长着野草和小树,会不会是古建筑?问问旁边的店主:“二三十年吧,你看,飞檐上的钢筋都露出来了。”

“那么,迎驾桥在哪里?”

“街东路南的一条小巷里。”

返回头,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可勉强三人并行,向南十米左右后分东西两条岔道,向东过一条小沟,然后小路向前延伸,问一位长者,迎驾桥在哪里?他向东一指,你们刚才走过的那条沟就是当年的护城河,沟上的桥就是迎驾桥。

看着这条不大的水沟,实在难以和护城河联系在一起,走在当年守卫大将为明太祖御驾游长淮而专门修建的迎驾桥上,约四米宽六米长,和乡村水泥路并无二样,我没有丝毫的仪式感,想象不出当年明太祖御驾亲临、前呼后拥、旌旗招展的盛况,难怪一些人不知其名。我蹲下来,想问问水泥路面下的青石板,你们寂寞吗?

城隍庙也是没在小巷中,准确地说,那是城隍庙曾经的地理位置,如今已是一座教堂。沿着巷子向北边走边问,兜兜转转,在一条东西水泥路的两侧,看见一对石狮子,问路边的大爷:“这就是当年狮子口巷的石狮子吗?”八十多岁的张大爷很是热情:“这两只石狮是近几年才请的,以前的石狮子在那里。”

西边路南七八米远的地方,一块石头寂寞在草丛里,从石头的风化和不规则破损能感觉这是过去的石头,形状已看不出,不特意告诉,谁也不会想到它就是从隋唐时遗留至今的石狮子。遥想当年,隋唐大将罗成行军至此,人困马乏,罗成将马拴在这只石狮上,从旁边的井里汲水饮马,然后靠在那只石狮子旁稍事休息。半个时辰后,将军精神抖擞,提枪上马,再赴沙场。如今,这只石狮子经风吹日晒、人为破坏已面目全非,那只石狮子更是命运多舛,不知所终后明清时重立一个,去年的一个风雨之夜又不知所终了,只在地面留下一个痕迹。我蹲在残缺的石狮子面前,敬畏地注视着,这就是历史,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

问问土生土长的张大爷,这千年古镇还有什么古迹?都没啦,四眼井算不算?

如果不是有人指点,真找不到四眼井。在街边的一个铁皮棚子里,四眼井安静地躺着,也不知躺了多少年。井的直径近两米,上面四个约五十厘米的孔眼,一位约八十岁的大娘正提水洗衣服,井台离水面两米左右。大娘婉拒我帮着提水,有些驼背的她提水轻松迅速。她说,这井很多年了,以前周围人都吃这井水,现在有自来水,少用了。一桶井水拎上来,掬一捧水,清且凉,不知古井里的青苔能不能告诉我,这口井造福了多少长淮卫人?又有多少美好的故事?

从街西走到街东,雨时断时续,我不想撑伞,没有南方小镇青石路面、古色古香古建筑、古文化弥漫的氛围,也生发不出拂去历史尘埃,唤起古镇记忆、体味岁月沧桑的怀旧情绪。离开的时候,心情莫名有点凌乱,一个皇帝亲自易名的千年古镇,2006年即被授予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的长淮卫,你让我看到的只有这些?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时不我待!

经过长淮卫大桥,大桥如彩虹飞架,又如巨龙腾空,看两侧淮水汤汤,回望长淮卫,想起了路边一位大叔说的,蚌埠市政府已计划投资几十亿,打造长淮新八景,五年后你再来长淮卫,游古镇、过迎驾桥、凭长淮八景、观城隍庙会、追十王四妃墓、寻四庵五阁十四庙、品风味小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相信!

新闻推荐

市创城指挥部2017年第40次周调度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靳瑾)10月9日晚上,市创城指挥部2017年第40次周调度会召开。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森主持会议。会上,市行政执法局通报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周考核情况,以及经营秩序及市容环境巩固提升情况;...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人人争做一道风景2017-10-11 18:10
猜你喜欢:
评论:(十里清淮上 □吴晓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