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重开发建设,轻文化传承”的现象较为严重。近日,蚌埠市农工党员郑国沁呼吁新农村建设中,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导。
郑国沁说,以前各乡村房屋建筑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韵味浓厚。现在很多新农村建设的建筑形式和布局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原有的中国文化元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中,结果却造就了一栋栋欧式的小别墅,以为农民住进别墅就是现代化,导致有的地方农民认为欧式就是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被冷漠。
房屋建筑千村一面,村落特点消失。在许多新农村建设中,房屋建筑大致雷同。乡村规划缺乏文化内涵,难以传承。从已保留下来的古村镇、古建筑中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例,每一处空间布局,每一个建筑构件,除了实用功能外,都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都能给人以启迪。而现在的许多建筑,除了实用功能外,很难从中读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
郑国沁建议:重视乡村规划中的文化含量。在编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时应有文化部门参加,应多听取当地文化学者、居民代表的意见。应要求所做出的规划在整体布局、建筑形态、道路、绿化、河道等多方面都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避免千村一面。规划中应增加对空间形态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要求。
重视对乡村房屋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指导。为了让新农村建设在空间形态上也能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应明确要求文化部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设计时提出符合当地文化方面的要求,使之空间形态能体现出当地传统文化韵味,让它们和传统的古建筑一样会讲故事。
重视传统文化在生态系统中的设计作用。传统村落建设可谓是千姿百态,房屋建筑错落有致,村头种上大树,小路两侧的排水沟,伴着中间的青石路曲折向前,非常精美,也非常实用,都是蕴含着生态智慧。应将前人的生态智慧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在道路、河道改造中应明确提出生态方面的要求。
重视对乡村濒危景观的保护。由于城乡一体化更多是对乡村空间的挤压和侵入,现有的乡村景观生存已岌岌可危。因此,政府应根据濒危景观的生存环境,划定文化红线,划拨专款,以确保乡村传统景观的保护得以落实。(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等待安装电子防盗装置的电动车。9月11日,是蚌埠市电动车防盗芯片开始安装的日子。一大早,在市政府北门对面的安装点就被不少家有电动车的市民排了长队。对于市民来说,给电动车安装芯片是为了安全,而...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