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农村 “村村通”客运工程实施以后,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蚌埠市农工党员郑国沁日前指出,建立农村客运交管站也应及时跟上。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各乡镇政府驻地为结点,辐射各行政村庄的农村客运网络格局,大大缓解了偏僻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感受到了出行环境的改善所带来的便利,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运行过程中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争客源、抢线路、超载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客运车辆普遍卫生状况较差,为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又增加了安全隐患,不利于社会和谐。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跟不上,监管机制断档,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专项经费。郑国沁认为,建立农村客运交管站迫在眉睫。
郑国沁建议,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应着手研究,配套制定农村“村村通”客运管理方案,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市、县交通运管部门应层层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建议成立县、乡客运交通管理站,专门负责农村“村村通”客运管理,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把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农民群众营造安全、可靠、卫生的客运环境,充分发挥好农村“村村通”工程的作用。
(本报记者 曹昱)
新闻推荐
历史文化的功能在于,它既能揭示我们从哪里来,又能标示我们将向哪里去。乌江对决,已经背叛的英布在项羽背后给了他沉重一击,楚汉之争尘埃落定。秦末出现了双雄,然而历史在徘徊中无奈地作出选项,他选择了...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